人類社會的經濟和科技正在飛速發展
——
無數人可以駕駛著自己的私家車在周末時去兜風;房產商們不斷鼓吹房產業的供不應求;視覺效果更好、情節模式更刺激的視頻游戲層出不窮;更新更酷的電子產品不斷催生著新新人類的購買欲望;網絡技術讓更多的人足不出戶就能夠享受到幾乎完美的溝通樂趣和聲色體驗;快餐食品和餐飲服務遍地開花;各行業跨國集團巨頭不惜人力物力財力、全球宣傳各自的產品和服務;全球化使得你的產品不僅要和本國同類公司的產品競爭、還要和國外公司的同類產品站在同一個舞臺上供觀眾們選擇……
幾乎每一個建設著我們這個時代的建設者都為人類的發展速度驚喜不已,可是在這驚喜的背后,另一種聲音不斷在世界各個角落響起,那便是人類社會發展所引起的全球環境變化敲響的警鐘!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看上面提出的現象吧——
依然使用著工業時代燃料的汽車在陸地上奔馳、交通越來越擁擠,在城市中行走時放眼望去,原本模糊不清的視線讓煙霧和灰塵遮蔽的更加昏暗。
不斷堆積的樓盤在城市中越炒越熱,儼然成為投資者的新一輪投資熱潮,也為無數從農村來到城市的務工人員帶來了工作機會,而建筑工地上的灰塵和噪聲誰來買單?
電子產品更酷了,那功耗呢?一個游戲發燒友的
PC
的
CPU
和顯卡加起來可能就是一臺小型的電飯煲!為了運行畫面效果更優秀的游戲,處理器技術和圖像處理技術不斷發展,而最基本的效應這么多年過去了卻依然沒有任何改變——速度的提高也伴隨著功耗的提高。
(我現在敲著鍵盤寫著論文,還在一邊聽著音樂一邊下載著來自挪威的一個服務器上的文檔資料;我不能不說現代生活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但是在目前這個資源如此緊缺的環境中,恐怕我們每個人都時常會感到心虛和左右為難……)
快餐產品和餐飲服務成為了城市掘金者的黃金土地,每個人都想要在這個領域中尋找到商機。普通消費者們也早已不滿足于僅僅填飽自己的肚子,而是希望能夠品嘗到更多的美食。講究排場和大吃一頓之后的滿足感促成了這個暴利行業的飛速發展,但同時也使得這個行業成為了最浪費資源的行業之一!
60%
的農作物生產不是為了直接滿足人類的飲食營養需求,而是為了滿足人類日益增長的肉類食品需求!而我們依然時不時可以看到大量精加工的肉類食物被扔進垃圾堆……
我們的地球正在發生著什么?和我們生活在同一個星球上的生靈們又在經歷著什么?
冰川正在融化,熱帶森林正在銳減,無數的河流以驚人的速度走向干涸……
莫斯科一家動物園中的北極熊不再冬眠,氣候變暖使候鳥迷失了持續數千年的遷徙方向……
當這些觸目驚心的事實擺在我們大家面前時,我們不禁捫心自問:
這種情況是我們造成的么?人類社會的飛速發展伴隨而來的必然是深度污染么?資源的浪費是必然還是整個社會的集體失職和不負責任?我們關心這些事實的原因和目的何在?我們可以做些什么呢?
?
這種情況是我們造成的么?
答案是毋庸置疑的,可是就好比美國某些石油公司到現在依然沒有承認自己和全球變暖有關系一樣,依然很多人認為,這種情況是地球的環境氣候發展規律自然而然造成的,我們人類的干預影響很少。
我們暫且不討論這些沒誰說得清楚的、令人生厭的概念問題。我們用一組數據說話:
1994
年,南極上空的臭氧層破壞面積已達
2400
萬平方公里,北半球上空的臭氧層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薄,歐洲和北美上空的臭氧層平均減少了
10
%-
15
%,西伯利亞上空甚至減少了
35
%!而這主要便是氯氟烴造成的。
1
按照每年砍伐
1700
萬公頃的速度,在今后
30
年內,物種極其豐富的熱帶森林可能要毀在當代人手里,大約
5
%-
10
%的熱帶森林物種可能面臨滅絕。總體來看,大陸上
66
%的陸生脊椎動物已成為瀕危種和漸危種。
2
1943
年美國洛杉磯市汽車排放的大量尾氣在紫外線照射下產生化學煙霧,使大量居民出現眼睛紅腫、流淚、喉痛等,死亡率大大增加。
3
1952
年英國倫敦由于冬季燃煤排放的煙塵和二氧化硫在濃霧中積聚不散,頭兩個星期死亡
4000
人,以后的兩個月內又有
8000
多人死亡。
4
1986
年原蘇聯基輔地區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反應堆爆炸,大量放射性物質外泄,上萬人受到輻射傷害,直接死亡
31
人,
13
萬居民被疏散,核塵埃遍布歐洲。
5
盡管沒有找到更多的更加靠近我們這個年代的數據,但是想必大家應該都比較清楚了。
?
人類社會的飛速發展伴隨而來的必然是深度污染么?
以我們中國舉例。盡管我對這個領域不熟悉,沒有多少發言權;但是我在這里引用葉文虎先生的一段話:“今天,人類即將由工業文明走向環境文明的新時代,我們不能沿襲先發工業化國家的道路,因為,那是沒有出路的,或者說要付出十分昂貴的犧牲和代價的。對中國是不利的,對中國人民也是不負責任的。
而新的符合人多地少,經濟實力、科技實力不夠的這么一個大國,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模式將會是新的人類文明寶庫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
6
然而,我們目前做的實在是很不夠——
中國目前的經濟發展形式主要是資源消耗型、高投入換來高產出的經濟模式。我國的燃料使用體系中,使用最多的就是煤礦,而煤礦的利用率卻很低,同時也帶來了很大的污染。煤本身是可以很好的干凈的利用的,可是我們沒有,因而山西某些城市至今依然在全球十大污染城市排名榜中上榜上有名。
2006
年我國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增長
1.2%
和
1.8%
,與年初確定的減少
2%
的目標相差懸殊。
7
那么這個既能保持中國經濟以一個較高的速度發展、又能兼顧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的模式是什么呢?盡管從宏觀上很難說清這個問題,但我們相信:迅速的作出一點一滴的改變最終會引導我們走向這種模式!
?
資源的浪費是必然還是整個社會的集體失職和不負責任?
答案是很明顯的,關鍵在于為什么會這樣呢?
正如媒體所報道的一樣,我們的社會早已不再“仇富”,而是進入到了一個“仇貧”的時代。整個媒體的浮躁和喧嘩使得原本混亂的社會變得更加嘈雜,能夠在這個嘈雜的社會中找準自己內心真正需求的人越來越少。我們不再在乎美好的音樂、繪畫、田野、星空、友情、愛情,我們看待萬事萬物的角度都蒙上了一層“經濟”的玻璃罩。正如美國天體物理學家、預測暗物質存在性的首位科學家、科普暢銷書《星際迷航記中的物理學》的作者
Krauss
所說:“我們生活在一個認為當知識分子是科學文盲時一切仍然
OK
的時代,今天一個評論家甚至可以恬不知恥的對著一篇科學文章說到:這很有意思,但我不能理解。但他們絕不會炫耀自己對經濟學的無知!”
8
整體社會的浮躁和攀比心態使得浪費成風,想必大家都有相應的經歷。這樣的情況在發達國家則更加嚴重,快速消費理念所引起的浪費程度超過了很多人的想象。
曾經“不夜城”的夢想和“讓整個城市亮起來”的口號讓每個城市爭相恐后的“美化”自己,關于資源可持續利用的聲音被徹底湮沒。集體的失職是可怕的,這需要我們深刻地反省。
?
我們關心這些事實的原因和目的何在?
或許這個問題本身就是一個很自私的問題,因為我們明知我們的行為已經給地球上其他生物帶來了極大的影響(甚至是毀滅性的影響),但是卻依然時不時問自己為什么要關心這些。
不妨依然就以中國社會為例,目前中國的發展速度和形式是空前的,我們這一代可以說趕上了這么一個好時代,但換一個角度,我們也趕上了一個最關鍵的轉型時期。
好比前面提到的葉文虎先生所講到的——如果我們繼續這樣無視或者是輕視,那么“對中國是不利的,對中國人民也是不負責任的”,同時對我們的后代也是不負責任的。
就好比很多經濟學家所指出的,中國目前就好比一輛在高速公路上奔馳的汽車,如果每個人都歡欣鼓舞、無視飛奔過程中的各種問題——高能耗和能源有限性之間的矛盾、速度過快導致的浮動和各種假象,那么當有一天能源的瓶頸到來時、各種矛盾越發突出時,這輛奔馳的汽車會從高速狀態下戛然而止!
我們自然是不愿意看到這樣的現象發生的。那么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
我們可以做些什么呢?
這個時候說空話大話是沒有用的,切實地行動才是有用的。我們不是政治家,不能主導政治的發展軌跡;也不是老板,不能在公司中實踐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的理念。那么身為一名地球村的普通公民和大學生,我們現在能夠做什么呢?
日常生活中,我們要盡可能的提倡和實踐環保和節約的理念——堅決不亂丟垃圾、盡量不使用一次性碗筷、出門隨手關燈、電腦較長時間不用時記得關機或是進入休眠待機狀態、筆記本不用時合上筆記本蓋(此時會自動進入休眠狀態)等等;同時多向身邊的親人朋友宣傳環保理念、加入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相關的協會和
NGO
。
同時就我個人而言,作為一名電子通信類的學生,今后在實際開發過程中注意節能問題、產品研發中注意降低功耗等等,這些都是我們能夠并且有責任去做到的!
?
放眼中國社會和整個世界,環境保護問題、資源節約和可重復利用問題以及可持續發展的問題正在逐漸被各國政府、企業提上重要議程和日程,同時也越來越為社會所重視。
美國前副總統戈爾(目前是
Apple
蘋果電腦公司的董事會成員)同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家小組(
IPCC
)一起分享了本年度的諾貝爾和平獎,正是因為戈爾在白宮任職期間積極推動克林頓簽署《京都議定書》、同時離職后依然周游列國宣傳環保理念,加上戈爾投資并參與拍攝的紀錄片《難以忽視的真相》所產生的巨大反響,共同為他贏得了諾貝爾和平獎。
無獨有偶,
2004
年的諾貝爾和平獎就授予了肯尼亞環保主義者馬塔伊,因其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貢獻(引導了非洲的“綠色帶運動”)獲此殊榮。
針對目前美國社會在圣誕節期間越來越物質化和浪費程度過于嚴重的問題(想想我們中國社會的“圣誕節”新年有何嘗不是如此呢),美國導演
Morgan Spurlock
前不久問世的的新紀錄片
“上帝會買什么?”(
What would Jesus buy?
)中就極力呼吁美國社會不要將圣誕節這個溫馨而神圣的節日變成一個物質層面大大超過精神層面的“物質盛宴”。9
再來看看中國社會,我們身為一個發展中國家,的確不能不保持一個較高的速度發展,但我們也絕對不能以犧牲環境保護為代價來片面追求經濟發展!目前我國在科技和生產領域提出的“節能減排”政策、為了迎接奧運而作出的環保努力都是我國越來越重視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體現。
?
相信過了若干年之后,隨著世界經濟發展的不斷平衡化、人類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理念不斷得到實現,人類和地球上其他生靈的和平共處終將實現。到那時,才是真正的人間天堂!
參考文獻:
[1-][2-]???????? ???????
北京奧運會官方網站志愿者資料手冊第
4
頁《全球環境問題》
[3-][4-][5-]????????????
全球十大污染事件
百度百科全書
[6-]?????????????? ??????
人民網
2007.07.06
訪談錄《中歐學者對話可持續發展》
[7-]?????????????? ?????? 2007.7
四川《黨的建設》雜志文章《邁過“增長的代價”這道坎》
[8-]?????????????? ?????? 2004.10
《科學美國人》(中文版)專訪紀錄《物理學家的三大困惑》
[9-]????????????????????? IMDB
世界電影資料庫
??????????????????????? ( o o )
+------------------.oooO--(_)--Oooo.---------------------+
|?riverbeast 江水獸 ????????????????????????????????????? |
|??????????????????E-mail:
riverbeaster@gmail.com
????????|
|?????????????????
http://www.shnenglu.com/riverbeast
??? ?|
|??????????????????? (?? )?????????????????????????????? |
+---------------------\ (----(?? )-----------------------+
?????????????????????? \_)??? ) /
????????????????????????????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