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被常量的一些概念折磨著,現在終于有些明白了,
問題始于const int i = 10;//i存在哪里,10存在哪里
說明一:符號表
這個語句是對i的聲明,因為編譯器一開始就知道i的值,所以以后出現i時就會用10代替,這好像叫做符號表的概念,i就對應10了。
網上一篇帖子上有這樣的代碼:
const int a = 3;
int *p = const_cast<int *>(&a);
*p = 4;
cout << a;//仍然輸出3
這個結果可以用上面的說明來解釋
說明二:常量折疊(const folding)與復寫傳播 (copy propagation)
網上人們普遍反映thinking in C++將const folding譯為常量折疊是種誤導,我覺得譯的還行,本來folding就有折疊的意思,就是把原來的東西變小,而象const int i = 2*2;編譯器確實將2*2算成4了,以后碰到i就用4替換,這個計算2*2的過程據說叫常量折疊——const folding,而用4替換i的過程叫做復寫傳播——copy propagation.他們都是編譯器的優(yōu)化技術
說明三:為常量分配空間
補充一下,這里說的都是const 定義的常量,而非文字常量,
(C++ Primer翻譯成文字常量——literal constant
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TCPL)翻譯成文字量,還分了不同類型)
至于文字常量存在哪里,C++ Primer 3ed上說它們是不可尋址的——nonaddressable,盡管它們也存在機器內存某個地方,但無法訪問它們的地址
對于int double等類型還好理解,但是對于字符串常量(TCPL里說將字符串文字量作為常量,利于存儲與訪問時的優(yōu)化)下面的代碼似乎表示字符串常量存儲在靜態(tài)存儲區(qū)里(字符串文字量是靜態(tài)分配的——TCPL),那么字符串常量的地址不是可以訪問了嗎,在靜態(tài)存儲區(qū)里
http://bbs.bc-cn.net/dispbbs.asp?boardid=56&replyi...
字符串文字量的類型是常量字符數組——適當個數的const字符的數組
//有關字符常量的存儲區(qū)的問題
//另外,char a[]和char *a的區(qū)別
//"Hello World 1"存在哪里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這種隱式地將字符串文字量轉換到(非const)char* 也受到貶斥,應該用有名字的char數組或者避免用字符串文字量給char *賦值(5.22節(jié))。——摘自TCPL
*/
char* p = "Hello World1";
char a[] = "Hello World2";
//會為a在棧上分配13個字節(jié)的空間
// p[2] = 'A';
a[2] = 'A';
char* p1 = "Hello World1"
printf("%x\n",&p[2]);//p應該指向常量區(qū)
printf("%x",&a[2]);//棧上數組第三個元素的地址
return 0;
//結果42f036 //這是常量區(qū)
//12ff6e果然不一樣,這是棧區(qū)
}

posted on 2007-07-09 11:36
rebol 閱讀(360)
評論(0) 編輯 收藏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