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s id="pjuwb"></ins>
    <blockquote id="pjuwb"><pre id="pjuwb"></pre></blockquote>
    <noscript id="pjuwb"></noscript>
          <sup id="pjuwb"><pre id="pjuwb"></pre></sup>
            <dd id="pjuwb"></dd>
            <abbr id="pjuwb"></abbr>

            Clear

            記憶中的閃光,總會蒙塵。
            隨筆 - 6, 文章 - 0, 評論 - 0, 引用 - 0
            數據加載中……

            CoLinux的網絡配置

            昨天的說到配置CoLinux在Windows下面啟動另一個分區里面的Linux,但是網絡配置只是使用了最簡單的slirp模式。

            CoLinux的網絡配置共有3種:

            • slirp:最簡單的模式,CoLinux內可通過Windows系統訪問網絡,但外部不能直接訪問Linux,如果需要訪問,需要做端口映射。
            • tuntap:在Windows中虛擬一塊網卡,Linux與Windows通過該網卡通訊,Linux不能直接訪問外部網絡,必須在Windows上配置路由和NAT,或者簡單使用Windows的Internet連接共享ICS。
            • pcap-bridge:必須有一塊連接網絡的網卡才能使用,另外需要安裝WinPCap軟件。該模式將一塊實際網卡模擬出另一塊網卡并連接到網絡,對外部看來,就好像實際上有兩臺不同機器一樣。
            • ndis-bridge:與pcap-bridge模式一樣,不過不使用WinPCap軟件接口而是通過Windows的NDIS接口層模擬網卡。

            下面是配置方式:

            • slirp模式

            slirp模式的配置最簡單,在CoLinux的配置里面:

            eth0=slirp

            就可以了。它的具體參數如下:

            ethX=slirp,<MAC>,<redirections>

            <MAC>可以用來指定網卡MAC地址,也可以直接留空

            <redirections>用來指定端口映射,格式為tcp|upd:hostport:linuxport[:count],將Windows的tcp或者udp的hostport開始的count個端口映射到Linux系統的linuxport開始的count個端口上,如果要添加多個映射,用逗號分隔。如

            eth0=slirp,,tcp:2222:22/tcp:4000:80:3

            將Windows的端口2222,4000,4001,4002映射到Linux的端口22,80,81,82上。

            • tuntap模式

            這個模式比較麻煩,實際上是虛擬了一塊網卡和CoLinux相連,所以,Windows和Linux可以直接連接,但是Linux想要訪問外網,則需要配置網關或者ICS。

            配置參數:

            ethX=tuntap,<network connection name>,<MAC>

            <MAC>是MAC地址,可以不填

            <network connection name>是使用Tuntap網卡名字,也可以不填,這樣CoLinux會使用第一塊Tuntap網卡。

            但是tuntap網卡是可以安裝多塊的,如果需要指定某塊具體的虛擬網卡,則需要指定這個名字。

            正常安裝CoLinux以后,Windows里面會多出來一塊網卡,嗯,名字叫什么忘記了:)

            進入Windows網上鄰居屬性界面,查看網絡連接就可以看到這塊網卡。在這里可以對網卡改名,比如我改成了“Tap-colinux”,然后在參數里面指定這個名字就可以使用這塊虛擬網卡。

            如果名字里面有空格,則必須使用雙引號"括起來。

            • pcap-bridge和ndis-bridge模式

            這兩個模式實際上是差不多的,除了pcap需要WinPCap軟件支持以外,事實上應該ndis模式會快一點?(猜的,沒測試過)

            這兩個模式是先有的pcap,后來才加上了ndis模式,畢竟不需要額外裝個軟件還是比較容易接受一點的。

            具體配置參數:

            ethX=pcap-bridge|ndis-bridge,<network connection name>,<MAC>,<promisc|nopromisc>

            <network connection name>指定要在哪一塊真實網卡上模擬虛擬網卡,這個名字也就是在Windows網上鄰居屬性界面里,查看網絡連接時看到的名字(在那里也可以改名的),這個名字不能省略,否則網絡跑不起來的。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這塊網卡必須要連通網絡,否則的話,這個兩個模式都不能用。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在一些無線網卡上,這兩個模式無法運作。具體原因好像是網卡只接受發到真實網卡的包,其他包直接不要還是怎么的,總之是不能使。(順便說一句,我的無線網卡就不行,哭啊)

            <MAC>還是MAC地址,可省略。

            <promisc|nopromisc>指定是否工作在sniffer模式下,如果是promisc模式,則能夠收到不是發到這塊虛擬網卡的網絡包,也就可以使用一些sniffer軟件了。而nopromisc模式則正好相反,不能使用sniffer軟件。

             

            • 好了,現在說說我怎么配的吧。

            昨天的配置文件里面使用的是slirp模式,并且將2222映射到22端口。

            然后我先試了下ndis-bridge模式,可惜的怎么都不行,我的無線網卡恐怕是不能支持這種模式了。

            最后還是使用tuntap模式:

            eth0=tuntap,,02:00:00:00:00:02

            然后,去無線網卡屬性里面,“共享”頁面,打開ICS,指定對Tap-colinux網卡共享網絡,這樣就可以了。

             

            • 最后,再點題外話。

            這里沒有說在Linux下面怎么設置網絡,其實就和普通網卡一樣設置就好了。

            我沒有做什么特別的設置,Debian起來以后,自己認出網卡,然后dhcp獲得IP,一切就好了。

            slirp模式下CoLinux會負責分配ip的,tuntap模式下,ICS也會分配。

            如果使用ndis或者pcap模式,它實際上就相當于是另一臺機器上的一塊網卡一樣,家里的無線?路由器自然會負責給它分配IP的。

            posted on 2009-09-27 22:29 Clear 閱讀(4616) 評論(0)  編輯 收藏 引用 所屬分類: Linux 、CoLinux

            久久精品成人欧美大片| 久久久久久久波多野结衣高潮 | 欧美黑人激情性久久| 久久综合给合久久狠狠狠97色69| 成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一区| 久久成人永久免费播放| 久久中文骚妇内射| 久久青青草原精品国产不卡|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88成人|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久久| 无遮挡粉嫩小泬久久久久久久| 91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 欧美噜噜久久久XXX| 色婷婷久久久SWAG精品| 久久er热视频在这里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导航 | 久久久久久久国产免费看| 久久永久免费人妻精品下载| 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久久 | 久久久久久久女国产乱让韩|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66| 久久人妻少妇嫩草AV无码专区| 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免费陪| 99久久精品国产综合一区| 色婷婷久久综合中文久久蜜桃av| 久久久中文字幕日本| 99久久无码一区人妻| 99久久中文字幕| 99久久精品国产麻豆| 97久久国产亚洲精品超碰热| 婷婷久久香蕉五月综合加勒比|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络 | 97精品依人久久久大香线蕉97| 欧美与黑人午夜性猛交久久久 | 亚洲熟妇无码另类久久久| 久久久久久青草大香综合精品|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久久久久久青草大香综合精品|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欧美粉嫩小泬久久久久久久 |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