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s id="pjuwb"></ins>
    <blockquote id="pjuwb"><pre id="pjuwb"></pre></blockquote>
    <noscript id="pjuwb"></noscript>
          <sup id="pjuwb"><pre id="pjuwb"></pre></sup>
            <dd id="pjuwb"></dd>
            <abbr id="pjuwb"></abbr>

            milkyway的窩

            最初想法的誕生地

             

            嵌入式系統硬件設計流程

            摘自 http://blog.csdn.net/broadview2006/archive/2009/02/27/3941407.aspx

            1)詳細理解設計需求,從需求中整理出電路功能模塊和性能指標要求。
                  2)根據功能和性能需求制定總體設計方案,對CPU進行選型,CPU選型有以下幾點要求:
                  a)性價比高;
                  b)容易開發:體現在硬件調試工具種類多,參考設計多,軟件資源豐富,成功案例多;
                  c)可擴展性好。
                  3)針對已經選定的CPU芯片,選擇一個與我們需求比較接近的成功參考設計,一般CPU生產商或他們的合作方都會對每款CPU芯片做若干款開發板進行驗證,比如AMCC的PPC440EP就有yosemite和bamboo兩款開發版。廠家最后公開給用戶的參考設計圖雖說不是產品級的東西,也應該是經過嚴格驗證的,否則將會影響到他們的芯片推廣應用??v然參考設計的外圍電路有可推敲的地方,CPU本身的管腳連接使用方法也絕對是值得我們信賴的,當然如果萬一出現多個參考設計某些管腳連接方式不同的情況,我們可以細讀CPU芯片手冊和勘誤表,或者找廠商確認。另外在設計之前,最好能外借或者購買一塊選定的參考板進行軟件驗證,如果軟件驗證沒有問題,那么硬件參考設計也是可以信賴的。但要注意一點,現在很多CPU都有若干種啟動模式,我們要自己選一種最適合的啟動模式,或者做成兼容設計。
                  4)根據需求對外設功能模塊進行元器件選型,元器件選型應該遵守以下原則:
                  a)普遍性原則:所選的元器件要是被廣泛使用驗證過的,盡量少使用冷門、偏門芯片,減少開發風險。
                  b)高性價比原則:在功能、性能、使用率都相近的情況下,盡量選擇價格比較好的元器件,降低成本。
                  c)采購方便原則:盡量選擇容易買到、供貨周期短的元器件。
                  d)持續發展原則:盡量選擇在可預見的時間內不會停產的元器件。
                  e)可替代原則:盡量選擇pin to pin兼容芯片品牌比較多的元器件。
                  f)向上兼容原則:盡量選擇以前老產品用過的元器件。
                  g)資源節約原則:盡量用上元器件的全部功能和管腳。
                  5)對選定的CPU參考設計原理圖外圍電路進行修改。修改時對于每個功能模塊都要找至少3個相同外圍芯片的成功參考設計,如果找到的參考設計連接方法都是完全一樣的,那么基本可以放心參照設計,但即使只有一個參考設計與其他的不一樣,也不能簡單地按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而是要細讀芯片數據手冊,深入理解那些管腳含義,多方討論,聯系芯片廠技術支持,最終確定科學、正確的連接方式,如果仍有疑義,可以做兼容設計。這是整個原理圖設計過程中最關鍵的部分,我們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a)對于每個功能模塊要盡量找到更多的成功參考設計,越難的應該越多,成功的參考設計是“前人”的經驗和財富,我們理當借鑒吸收,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也就提高了自己的起點。
                  b)要多向權威請教、學習,但不能迷信權威,因為人人都有認知誤差,很難保證對哪怕是自己最了解的事物總能做出最科學的理解和判斷,開發人員一定要在廣泛調查、學習和討論的基礎上做出最科學正確的決定。
                  c)如果是參考已有的老產品設計,設計中要留意老產品有哪些遺留問題,這些遺留問題與硬件哪些功能模塊相關,在設計這些相關模塊時要更加注意推敲,不能機械照抄原來設計,比如我們老產品中的IDE經常出問題,經過仔細斟酌,廣泛討論和參考其他成功設計,發現我們的IDE接口有兩個管腳連線方式確實不規范。還有,針對FGPI通道丟失視頻同步信號的問題,可以在硬件設計中引出硬件同步信號管腳,以便進一步驗證,更好發現問題的本質。
                  6)硬件原理圖設計還應該遵守一些基本原則,這些基本原則要貫徹到整個設計過程,雖然成功的參考設計中也體現了這些原則,但因為是“拼”出來的原理圖,所以我們還要隨時根據這些原則來設計審查原理圖,這些原則包括:
                  a)數字電源和模擬電源分割。
                  b)數字地和模擬地分割,單點接地,數字地可以直接接機殼地(大地),機殼必須接地,以保護用護人身安全。
                  c)保證系統各模塊資源不能沖突,例如:同一I2C總線上的設備地址不能相同等。
                  d)閱讀系統中所有芯片的手冊(一般是設計參考手冊),看它們未用的輸入管腳是否需要做外部處理,是要上拉、下拉,還是懸空,如果需要上拉或下拉,則一定要做相應處理,否則可能引起芯片內部振蕩,導致芯片不能正常工作。
                  e)在不增加硬件設計難度的情況下盡量保證軟件開發方便,或者以較小的硬件設計難度來換取更多方便、可靠、高效的軟件設計,這點需要硬件設計人員懂得底層軟件開發調試,要求較高。
                  f)功耗問題,設計時盡量降低功耗。
                  g)產品散熱問題,可以在功耗和發熱較大的芯片增加散熱片或風扇,產品機箱也要考慮這個問題,不能把機箱做成保溫盒,電路板對“溫室”是感冒的。還要考慮產品的安放位置,最好是放在空間比較大,空氣流動暢通的位置,有利于熱量散發出去。
                  7)硬件原理圖設計完成之后,設計人員應該按照以上步驟和要求首先進行自審,自審后要有95%以上的把握和信心,然后再提交給他人審核,其他審核人員同樣按照以上要求對原理圖進行嚴格審查,如發現問題要及時進行討論分析,分析解決過程同樣遵循以上原則和步驟。
                  8)只要開發和審核人員都能夠嚴格按照以上要求進行電路設計和審查,我們就有理由相信,所有硬件開發人員設計出的電路板第一版成功率都會很高的,所以我提出以下幾點:
                  a)設計人員自身應該保證原理圖的正確性和可靠性,要做到設計即是審核,嚴格自審,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審核人員身上,設計出現的任何問題應由設計人員自己承擔,其他審核人員不負連帶責任。
                  b)其他審核人員雖然不承擔連帶責任,也應該按照以上要求進行嚴格審查,一旦設計出現問題,同樣反映了審核人員的水平、作風和態度。
                  c)普通原理圖設計,包括老產品升級修改,原則上要求原理圖一版成功,最多兩版封板,超過兩版將進行績效處罰。
                  d)對于功能復雜,疑點較多的全新設計,原則上要求原理圖兩版內成功,最多三版封板,超過三版要進行績效處罰。
                  e)原理圖封板標準為:電路板沒有任何原理性飛線和其他處理點。
                  9)制定上述規范的目的和出發點是為了培養硬件開發人員嚴謹、務實的工作作風和嚴肅、認真的工作態度,增強他們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工作效率和開發成功率,保證產品質量。希望年輕的硬件開發人員能在磨練中迅速成長起來。
                  對于復雜的PCB板設計,如高頻多層板一般都請專人布線,因為復雜的PCB板涉及電磁兼容和電磁干擾方面的問題,這是一門高深的學問,除了一些基本的注意事項外還有一些特殊的防護措施,比如設計時使用一些專門的電磁兼容芯片等,感興趣的讀者可以看一些電磁理論方面的書籍。


            本文節選自王洪輝老師的嵌入式系統Linux內核開發實戰指南(ARM平臺)一書。

            posted on 2009-04-13 20:48 milkyway 閱讀(1708) 評論(0)  編輯 收藏 引用 所屬分類: 授人以漁

            導航

            統計

            公告

            隨筆皆原創,文章乃轉載. 歡迎留言!

            常用鏈接

            留言簿(37)

            隨筆分類(104)

            隨筆檔案(101)

            文章分類(51)

            文章檔案(53)

            wince牛人

            搜索

            積分與排名

            最新評論

            閱讀排行榜

            評論排行榜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电影|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影院 | 国产精品永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久久综合日本熟妇|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蜜芽 |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不| 国产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久久| 久久亚洲2019中文字幕| 久久人人爽爽爽人久久久|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影视777| 伊人久久大香线焦AV综合影院 | 99久久er这里只有精品18|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嫩草影院| 精品少妇人妻av无码久久| 色综合久久久久综合99| 一本色道久久88加勒比—综合| 精品国产青草久久久久福利| 日韩电影久久久被窝网|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影院| 狠狠88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网| 一本色道久久88精品综合 | 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人妻| 三级片免费观看久久| 久久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福利片国产午夜久久| 国产高潮国产高潮久久久| 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 麻豆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蜜桃 | 久久国产成人午夜AV影院|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麻豆一区| 色综合久久精品中文字幕首页|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88成人|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专区久久| 中文字幕精品久久久久人妻|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麻烦| 亚洲天堂久久久| 日韩精品久久久肉伦网站 | 久久久久久无码Av成人影院| 一本色道久久HEZYO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