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文章時要從審稿人角度自審之,說話做事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重要的事要事先準備,自我追問,自我責難,以防措手不及。
節選自
|
王飛躍
中國計算機學會青年計算機科技論壇(YOCSEF)
2007年12月22日于北京翠宮飯店
|
|
“寫論文就像蓋房子一樣,不能把磚頭堆在一起就行了,你要有廚房、衛生間、睡房、還要有
family room,你要把它們的功能介紹一下,講清楚這些房間之間的關系,讓人覺得它們是一個整體,服務一個目的,就是人在里面住得舒服。一句話,寫作一定要合邏輯、有結構、有目的。”
“
第一, 寫論文要有實在的東西、最好有思想的東西。千萬別瞎編,不要“年少不知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更絕不可以造假瞎抄。論文垃圾不是說不能制造,因為說不定一個人的垃圾,就是另一個人的“財寶”,但垃圾還是少制造點為好。假的或把別人的當成自己的,就是今天查不出來明天還是能查出來的,一定不要做。
第二, 年輕學者最好以防守型的風格來寫論文。我自己是一個人闖出來的,對此深有體會。年輕時候最好Write Defensively。你要想你的文章要經過Reviewers,你要從Reviewers的角度去想,他們看后會怎樣去想。你要寫的湯水不漏,讓Reviewers找不到Reject的理由,無法拒絕你寫的東西。這一步你一定要做到,因為你還沒成為大家,還沒到雜志爭著發表你文章的時候。
第三, 把你的論文看成一件藝術品,甚至把版面當成一幅畫來安排。國際雜志的評委和審稿人都是志愿服務性的,連審稿費都沒有。人家一看你寫的東西粗枝亂造,覺得你都不用心,干嗎來浪費我的時間?找個理由就可以把你拒掉。我剛回來時對此體會最深,不過這兩年好多了,有些甚至做過頭了。你應當把你的論文看成一件藝術品,至少給人感覺版面安排像一本畫冊一樣。舉個例子,如果我看到一行里只有一個字,我一定會刪去或加上幾個字,讓這一行豐滿一些,好看一點。這都是細節,但這些細節反映出你的用心。我們一些學生造假都不認真,覺得反正不就是要版面費嗎,養成不好的習慣,當然也無法寫出好的文章了。
第四, 要知道該投哪里,了解要投的雜志。你一定要知道你的文章該投到哪去,你也必須了解你要投的雜志,最好還能引用一下這個雜志里與你論文相關的他人工作。你可以說不行,這個雜志從來沒做過這方面的工作,那主編會說既然我們從來沒做過,不是我們的領域,對不起,請你投到其它雜志去吧。有些IEEE會刊有個隱性約定,要求投稿人引用自己的文章。我曾做過七八個會刊的編委,一半如此。”
原文來自王的博客: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13803
作者介紹:
王飛躍 男,1961年生于山東青島,籍貫浙江東陽。1982年獲山東化工學院學士學位;1984年,獲浙江大學碩士學位;1990年,獲美國倫塞利爾理工學院計算機與系統工程博士學位。1990年起在美國亞利桑那大學先后任助教授、副教授和正教授,1998年作為中國科學院和國家計劃委員會引入海外杰出人才之一回國工作,現為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副所長、中國科學院復雜系統與智能科學重點實驗室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兼任西安交通大學軟件學院院長、亞利桑那大學復雜系統高等研究中心主任和中美高等研究與教育中心主任等職。
現為英文《Intelligent Control and Intelligent Automation》叢書主編,IEEE ITS雜志主編、IEEE Intelligent Systems雜志副主編,IEEE會刊《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Knowledge and Data Engineering》和《Robotics & Automation》等編委,《復雜系統與復雜性科學》雜志副主編,1996年至2000年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lligent Control and Systems》主編。現任IEEE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學會主席,旅美科協董事會主席,北美竺可楨教育基金會副會長和董事,中國自動化學會復雜性專業學術委員會主任,智能自動化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智能控制與管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2003年當選IEEE Fellow,2004年當選中國旅美科技協會主席,2005年當選INCOSE Fel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