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 CE采用了四層內存管理結構,從下到上依次為:物理內存,虛擬內存,邏輯內存和C/C++運行時庫.其中物理內存包括:RAM(為OS和程序提供運行和緩沖空間),ROM(存儲程序,包括OS和一些文件),Flash(可擦寫).CE支持最大物理內存為512M.
所有進程共享4G的虛擬存儲空間,它是通過以頁為單位管理的,不同處理器支持頁大小不同(ARM支持1K,4K,64K,1M;X86支持4K與4M).虛擬內存的申請分成保留和提交兩個過程(reserve and commit).虛擬內存要求硬件上具有MMU的支持,MMU負責把虛擬地址映射到物理地址,并提供內存保護.CE把4G的虛擬內存分成兩部分:低2G為用戶空間,由應用程序使用;高2G為內核空間,由OS使用.
所謂邏輯內存分成堆(64K)和棧(60K).而C/C++運行時庫提供了一系列內存管理函數,比如malloc,new,delete等等.
在PB的幫助中指出WINCE有兩種地址:物理地址和虛擬地址.在不同架構的CPU下,概念有所區別.MIPS和SHx處理器,內核操作1G的存儲(512M緩存,512M非緩存);而X86和ARM在OEMAddressTable中劃分物理存儲.相應的地址映射方法也分成兩種:MIPS和SHx處理器,不采用MMU,直接在CPU和內核里定義;X86和ARM在OEMAddressTable中定義映射關系或者是OS啟動后調用CreateStaticMapping和NKCreateStaticMapping來實現從虛擬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射.
另一種分類是映射虛擬地址的形式可以分成靜態虛擬地址映射和動態虛擬地址映射.所謂靜態,就是在OEMAddressTable中定義映射關系或者是OS啟動后調用CreateStaticMapping和NKCreateStaticMapping來實現從虛擬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射;動態則是通過VirtualAlloc和VirtualCopy(或者調用MmmapIoSpace函數).這兩種映射虛擬地址的形式區別在于靜態虛擬地址只能由內核使用,用于ISR訪問外設存儲.而動態虛擬地址可以在應用程序里訪問物理地址(比如在驅動中操作寄存器).
在X86和ARM體系的CPU里,有一個數據結構對于地址映射技術尤其重要:OEMAddressTable.這個數組定義了外設從4G的虛擬地址到512M物理地址的映射關系.它位于public\common\oak\csp\x86\oal目錄下的oeminit.asm中,格式為 Virtual Address, Physical Address, Size
在X86下大小必須是4M的倍數,ARM下為1M的倍數.內核建立了兩個范圍的虛擬地址:從0x80000000到0x9FFFFFFF是帶緩存的物理地址映射,而0xA0000000?到 0xBFFFFFFF 是不帶緩存的物理地址映射.驅動訪問外設時,應該用不帶緩存段的虛擬地址.? 要注意的一點是,如果改動了OEMAddressTable,相應要改動config.bi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