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上交的一些帖:
發(fā)信人:
dwyak(Arthur), 信區(qū): ACMICPC
標 題: 一、只是偶然
發(fā)信站: 飲水思源 (2007年11月18日14:14:22 星期天), 站內信件
http://tttttc.spaces.live.com/blog/cns!75F098439AE33731!127.entry我想很多事情都是偶然,就好比我來到這個比賽中來。記得大一剛到交大校園的第二天
(97年9月),我從閔行校區(qū)跑到徐匯校區(qū)來找我的師兄Iceriver。他當時正在參加這項
比賽,并且告訴了我,說如果覺得還有意思可以來玩玩。我是厭惡英文的,看著那英文
題和一副畫著一顆樹的圖,既是陌生又是熟悉,然后回答了一句我對比賽沒有什么興趣
了。在中學的最后一段參加比賽的時期,在我的感情比賽已經不是為了去證明自己,而
是為了去證明我們那個學校,證明我們那伙人,證明我們的老師,至少在我看來是這樣
。于是當時的我并沒有什么再去比賽的理由,無論此前的比賽對我來說是多么失敗。之
后在大一下大二上看到wronganswer去參加比賽的時候我依舊是這樣的感受。
那本是個普通的下午,跟我大二的許許多多個下午并沒有什么不同。上課、打球、晚飯
、自修、夜談、睡覺……只是那天金工實習回來,同學說看到一個招人參加比賽的傳單
,并且告訴我charles報名參加了。然后我上鋪開了一句玩笑,說“你也去參加吧,反正
閑著也是閑著”。這后半句其實也只是我們男生當時玩笑時常說的一句話而已,而我那
一刻卻莫名觸動,復念了一遍“閑著也是閑著”,在我穿球鞋的時候。于是在去操場的
途中,我到了wronganswer那邊報了一個名。這兒不得不提charles,因為也許沒有他我
可能就不會有那時的念頭。記得和他第一次交流是某節(jié)計算機文化課。老師要求大家寫
一下大家接觸過多少計算機,然后他寫了很多。我們坐在教室的后排稍微交談了一下,
我大致知道他學過一些算法,也許比我少一點。
忘了筆試是在下院的106還是中院的,我只記得我請了形勢政策課的假。考試的時候,來
的是etin。我當初有點失望,因為我以為來的會是一個計算機系的老師,來的只是研究
生給我的感覺是這不是件很被人重視的事情。很多英文單詞不會,記憶中有道題就是因
為沒有理解而錯的,還有一道題意本身不是很清楚,大抵上筆試的結果就是這樣。考完
后我去跟etin套近乎,我問他認不認識iceriver,他說認識但不是很熟。印象里還跟wro
nganswer講解了3*3的方格里交換4角上的黑白馬的最少步數這道題。
很快的收到了周末去參加機試的通知。我用的是pascal,更多人用的是vc。TP6.0是我自
帶的,而機試的環(huán)境也沒有任何的不適應,除了我把running time error理解成為程序
跑得時間太長以外。機試的成績湊合,6道里做了4道,wa了1道,剩下的1道在回家的路
上想出了算法。這就算是進隊了吧,印象里etin對我評價還是比較好的。
嚴民先生的第一堂課講述的第一個道理:
歷史都是偶然,一個又一個的偶然,
并且不能假設。
posted on 2007-11-22 19:00
R2 閱讀(203)
評論(0) 編輯 收藏 引用 所屬分類:
他山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