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想起鄭逸梅老先生。他講的藝壇逸事離我們可能遠了,但《幽夢新影》讀來還是很有味道的。Google;抄錄之:
------------------
壯士跨馬,逸士騎驢。
讀《離騷經》宜于茶余,誦《劍俠傳》宜于酒后。
坐花茵,枕琴囊,嗽清泉,啖松實,仙乎仙乎!
愁無可遣,遣之于詩,遣之于酒 。恨無可語,語之于月,語之于蛩。
文人如范仲淹,始足以講武;武將如岳鵬舉,始足以談文。
胸中一團浩蕩之氣,不能發之于文,亦當揮之以劍。
喜讀書之者不得書讀,喜飲酒者不得酒飲,喜游山水者不得山水游,最為恨事。
野客狎鷗,逸士放鶴。
天下不平之氣,托之于雷;人有不平之事,托之于劍。
一琴一劍,抒我怨憤,一燈一影,伴我凄清。
鉛刀雖鈍,然鮮挫折。
大英雄不怕死,亦不輕生;大丈夫不隨世浮沉,亦不矯情立異。
貧時不忘富,自無諂容;富時不忘貧,自無驕態。
一喜一怒,最是見人之真。
馬嘶西風,劍鳴鞘匣,雄心一起,便繞走通宵,不能成寐。
世有大年,豈必常服補劑;天生名將,不關多讀兵書。
濯垢易,滌恥難。
世間最丑之事,莫若攀龍附鳳。
英雄好殺,不殺人之所不忍殺者,好殺人之所不敢殺者;文人好罵,不罵人之所不忍罵者,好罵人之所不敢罵者。
人不可不有月下談禪之逸致,亦不可不有花前說劍之豪情。
天下惟善讀書者,不負花月,不脫酒盞,不離山水,不絕美人。
南人失之柔,不可不睹黃河之奔騰;北人失之亢,不可不見吳山之秀美。
美人之勝于花者,解語也;花之勝于美人者,生香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香而解語者也。
梅令人高,蘭令人幽,菊令人野,蓮令人淡,春海棠令人艷,牡丹令人豪,蕉與竹令人韻,秋海棠令人媚,松令人逸,桐令人清。柳令人感。
所謂美人者,以花為貌,以鳥為聲,以月為神,以柳為態,以玉為骨,以冰雪為膚,以秋水為姿,以詩詞為心,吾無間然矣。
能閑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閑。
上元須酌豪友;端午須酌麗友;七夕須酌韻友;中秋須酌淡友;重九須酌逸友。
對淵博友,如讀異書;對風雅友,如讀名人詩文;對謹飭友,如讀圣賢經傳;對滑稽友,如閱傳奇小說。
一介之士,必有密友,密友不必定是刎頸之交。大率雖千百里之遙,皆可相信,而不為浮言所動;聞之有謗者,即多方為辨析而后;事之宜行宜止者,代為籌劃決斷;或事當利害關頭,有所需而后濟者,即不必與聞,亦不慮其負我與否,竟為力承其事,此皆所謂密友也。
發前人未發之論,方是奇書,言妻子難言之情,乃為密友。
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臺上玩月,皆以閱歷之淺深耳。
能識無字之書,方可出驚人妙句,能會難通之解,方可參最上禪機。
古今至文,皆血淚所成。
《水滸傳》是一部怒書,《西廂記》是一部悟書,《金瓶梅》是一部哀書。
文章是案上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
讀書最樂,若讀史書,則喜少怒多,究之,怒處亦樂處也。
讀經宜冬,其神專也;讀史宜夏,其時久也;讀諸子宜秋,其致別也;讀諸集宜春,其機暢也。
文人讀武事,大都紙上談兵;武將論文章,半屬道聽途說。
善讀書者,無之而非書也;山水亦書也,棋酒亦書也,花月亦書也。善游山水者,無之而非山水;書史亦山水也,詩酒亦山水也,花月亦山水也。
“情”之一字,所以維持世界;“才”之一字,所以粉飾乾坤。
人須求可入詩,物須求可入畫。
當為花中之萱草,毋為鳥中之杜鵑。
胸藏丘壑,城市不異山林,興寄煙霞,凈浮有如蓮鳥。
清宵獨坐,邀月言愁;良夜孤眠,呼蛩語恨。
居城市中,當以畫幅為冊水,以盆景為苑圃,以書籍當朋友。
方外不必戒酒 ,但須戒俗;紅裙不必通文,但須有趣。
胸中小不平,可以酒消之;世間大不平,非劍不能消也。
鶴令人逸,馬令人俊,蘭令人幽,松令人古。
美味以大嚼盡之,奇境以精游了之,深情以淺語傳之,良辰以酒食度之,富貴以驕奢處之,俱失造化本懷。
有山林隱遠之樂而不知享者,漁樵也,農圃也,緇輕也;有園亭姬妾之樂而不能享不善享者,富翁也,大僚也。
----------------------
所謂“錄”也就是Ctrl-c和Ctrl-v而已,記得讀大學時可是工工整整抄寫到本子上的。從第一次在486上看到電子書驚嘆的表情到現在CtrlCV無奈的感覺。也就十多年吧,彈指一揮間也說不上,世界就變化得如此之快。故人以乘黃鶴去,老先生絕想不到他的句子會在互聯網上粘來粘去。大家也就讀讀,那閑云野鶴般的姿態最多也就是心中的神往吧。
有些句子讀來是有快感的“世間最丑之事,莫若攀龍附鳳。”! 看看周遭憋足而丑陋的眾生像,只能“胸中一團浩蕩之氣,不能發之于文,亦當揮之以劍。”?呵,這是游戲規則。這樣的事恐怕只有“托之于雷”了。單單看中了這一條,可能太憤青了,所以我還是更喜歡“冷眼以觀世界,虛心以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