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寫線程時要么老老實實照著聲明寫,要么使用C++類的靜態成員函數來作為回調函數,經常會因為線程代碼而破壞封裝.之前雖然知道類成員函數的展開形式,但從沒想過利用過它,昨天看深入ATL時無意中學會了這一招:)
類成員方法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函數,它在編譯時會被轉化成普通函數,比如有TMyClass類:
class TMyClass{
void Func();
};
這個TMyClass::Func最終會轉化成 void Func(TMyClass *this); 也就是說在原第一個參數前插入指向對象本身的this指針。
我們可以利用這個特性寫一個非靜態類成員方法來直接作為線程回調函數,先看_beginthread函數的定義:
unsigned long _RTLENTRY _EXPFUNC _beginthread (void (_USERENTRY *__start)(void *),unsigned __stksize, void *__arg);
其中的第一個參數就是作為線程執行主體的回調函數。它的原型是:void Func(void *),這個void*參數是作為自定義數據傳入的。對比一下上面所說的TMyClass::Func的最終形式,它正好可以符合這里的要求。
現在做個實驗:
#include <stdio.h>
#include <process.h>
class TMyClass{
int m_nCount;
int m_nId;
public:
TMyClass(int nId,int nCount)
:m_nId(nId),m_nCount(nCount)
{
}
void _USERENTRY ThreadProc() // 類成員方法
{
for(int i=0; i<m_nCount; i++) // 根據m_nCount成員打印一排數字
{
printf("Class%d : %d\n",m_nId,i);
}
}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union { // 聯合類,用于轉換類成員方法指針到普通函數指針(試過編譯器不允許在這兩種函數之間強制轉換),不知道有沒有更好的方法。
void (_USERENTRY *ThreadProc)(void *);
void (_USERENTRY TMyClass::*MemberProc)();
} Proc; // 盡管聯合里的兩種函數類型現在看起來有很大不同,但它們的最終形式是相同的。
TMyClass MyClass1(1,10),MyClass2(2,5); // 產生兩個TMyClass對象
Proc.MemberProc = &TMyClass::ThreadProc; // 轉換,Proc.ThreadProc就是對應的普通函數指針了
_beginthread(Proc.ThreadProc,4096,&MyClass1); // 開始線程,這里的Proc.ThreadProc實際上是TMyClass::ThreadProc, 它要的this指針是我們給的&MyClass1。
_beginthread(Proc.ThreadProc,4096,&MyClass2);
system("pause");
return 0;
}
運行!神奇吧?:-)
其實不止線程回調函數,其實只要是形如Func(void*,...)的回調函數都可以用這種方法直接使用類成員方法。(前提是第一個void*是自定義數據,也就是說它不能有其它功能)。
轉自:http://blog.csdn.net/waiting4you/archive/2007/12/29/2000796.aspx
posted @
2008-07-22 03:13 幽幽 閱讀(3249) |
評論 (1) |
編輯 收藏
滾動控件(ScrollBar)
滾動條(ScrollBar)主要用來從某一預定義值范圍內快速有效地進行選擇。滾動條分垂直滾動條和水平滾動條兩種。在滾動條內有一個滾動框,用來表示當前的值。用鼠標單擊滾動條,可以使滾動框移動一頁,鼠標單擊滾動條兩端的剪頭可以使滾動框移動一行,也可以直接拖動滾動框。許多窗口控件如列表框和組合框等都帶有滾動條子窗口。Win32的滾動條支持比例滾動框,即用滾動框的大小來反映頁相對于整個范圍的大小。
當CreateWindowEx創建滾動條時,其風格常數中帶SBS_VERT為水平滾動條,不帶SBS_VERT或帶SBS_HORZ為垂直滾動條。
創建控件時應初始化滾動條的各種參數。
應用程序可以通過調用SendMessage向控件發送如下消息來設定控件各種參數。
uMsg |
wParam |
lParam |
說明 |
SBM_ENABLE_ARROWS |
ESB_DISABLE_BOTH |
0 |
禁止雙向滾動剪頭 |
ESB_DISABLE_DOWN |
0 |
禁止向下滾動剪頭 |
ESB_DISABLE_LTUP |
0 |
禁止向上和向左滾動剪頭 |
ESB_DISABLE_LEFT |
0 |
禁止向左滾動剪頭 |
ESB_DISABLE_RTDN |
0 |
禁止向下和向右滾動剪頭 |
ESB_DISABLE_UP |
0 |
禁止向上滾動剪頭 |
ESB_ENABLE_BOTH |
0 |
允許雙向滾動剪頭(撤消各種禁止) |
SBM_SETPOS |
指定位置 |
TRUE |
設置滾動框位置,并重繪控件 |
FALSE |
設置滾動框位置,不重繪控件 |
SBM_SETRANGE |
最小值 |
最大值 |
設置滾動框位置的變化范圍 |
SBM_SETRANGEREDRAW |
最小值 |
最大值 |
設置滾動框位置的變化范圍,并重繪控件 |
SBM_SETSCROLLINFO |
TRUE或FALSE |
SCROLLINFO結構指針 |
本消息通過一個SCROLLINFO結構來同時指定控件的多種參數,具體指定哪些參數由結構中的fMask成員確定。wParam指定是否重繪控件,詳見“SCROLLINFO結構” |
當用戶在滾動條控件上進行各種操作時,其父窗口將收到WM_HSCROLL或WM_VSCROLL通知消息,同時wParam的低16位帶有如下表的消息代碼(nScrollCode),wParam的高16位帶滾動框的指定位置(nPos),該值在消息代碼等于SB_THUMBPOSITION或SB_THUMBTRACK時才有效。lParam帶控件句柄(hwndScrollBar)。
應用程序可以根據消息代碼做相應的操作,重新設置滾動框位置,控件本身是不會改變滾動框位置的。
消息代碼 |
動作 |
響應 |
SB_LINEUP SB_LINELEFT |
用戶點擊了向上(左)剪頭 |
滾動框位置減一,客戶窗口向上(左)滾動一行。 注:這兩個代碼數值相等,因此可以混用,下同。 |
SB_LINEDOWN SB_LINERIGHT |
用戶點擊了向下(右)剪頭 |
滾動框位置加一,客戶窗口向下(右)滾動一行。 |
SB_PAGEUP SB_PAGELEFT |
用戶點擊了滾動框以上(左)剪桿 |
滾動框位置減去一個大單位,客戶窗口向上(左)滾動一頁。 |
SB_PAGEDOWN SB_PAGERIGHT |
用戶點擊了滾動框以下(右)剪桿 |
滾動框位置加上一個大單位,客戶窗口向下(右)滾動一頁。 |
SB_THUMBPOSITION |
用戶拖動并釋放滾動框到指定位置 |
設定滾動框到指定位置。客戶窗口滾動到指定位置。 |
SB_THUMBTRACK |
用戶正在拖動滾動框 |
設定滾動框到指定位置。客戶窗口滾動到指定位置。如果應用程序需要快速瀏覽窗口,可以響應本消息重繪窗口,如果不需要快速瀏覽,可以等待收到SB_THUMBPOSITION消息時重繪窗口。 |
SB_ENDSCROLL |
用戶釋放按下剪頭或剪桿的鼠標 |
無須做任何響應 |
應用程序可以通過調用SendMessage向控件發送如下消息來取得當前控件各種參數。
uMsg |
wParam |
lParam |
說明 |
SBM_GETPOS |
0 |
0 |
返回滾動框當前位置。 |
SBM_GETRANGE |
最小值地址指針 |
最大值地址指針 |
在指定地址中填入32位的滾動框位置的變化范圍 |
SBM_GETSCROLLINFO |
0 |
SCROLLINFO結構指針 |
在一個SCROLLINFO結構中返回控件的多種參數,必須事先設定結構的fMask成員來確定具體要取得哪些參數。詳見“SCROLLINFO結構” |
當控件需要重畫時向每父窗口發送WM_CTLCOLORSCROLLBAR消息,同時在wParam中帶控件的設備場景句柄(hDC),lParam中帶控件句柄。如果應用程序響應這個消息并返回一個畫刷(brush)句柄,控件將根據這個句柄繪制背景色。
SCROLLINFO結構:
SCROLLINFO STRUCT
cbSize DWORD ?
fMask DWORD ?
nMin DWORD ?
nMax DWORD ?
nPage DWORD ?
nPos DWORD ?
nTrackPos DWORD ?
SCROLLINFO ENDS
|
成員說明:
cbSize: SCROLLINFO結構長度字節數,該值在設置和查詢參數時都必須填寫。
fMask: 指定結構中的哪些成員是有效,該值共有如下5種選擇,可以選擇多種用“OR”組合起來,該值在設置和查詢參數時都必須填寫。
SIF_ALL :整個結構都有效
SIF_DISABLENOSCROLL:該值僅在設定參數時使用,視控件參數設定的需要來對本結構的成員進行取舍。
SIF_PAGE :nPage成員有效
SIF_POS :nPos成員有效
SIF_RANGE :nMin和nMax成員有效
nMin:滾動范圍最小值
nMax:滾動范圍最大值
nPage:頁尺寸,用來確定比例滾動框的大小
nPos:滾動框的位置
nTrackPos:拖動時滾動框的位置,該參數只能查詢,不能設置。
posted @
2008-07-21 09:57 幽幽 閱讀(1782) |
評論 (3) |
編輯 收藏
滑塊長度 =(int)(GetScrollInfo.nPage*(GetScrollInfo.nPage-32)/GetScrollInfo.nMax)
posted @
2008-07-13 22:23 幽幽 閱讀(437)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摘要: 為什么類(class)的成員函(member function)數不能作為回調函數(callback function)首先來看看回調函數有怎樣的特點。windows中,回調函都顯式(explicit)使用CALLBACK修飾符(decorator)修飾(decorated)。實際上CALLBACK就是_stdcall參數傳...
閱讀全文
posted @
2008-07-06 03:58 幽幽 閱讀(832)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
GetDc函數:用于獲得hWnd參數所指定窗口的客戶區域的一個設備環境。
所獲得的設備環境可以是通用、類或者私有類型,具體由指定窗口的類風格決定。對于通用設備環境,GetDc函數每次獲取一個設備環境時都會用默認屬性對它進行初始化。該函數獲得的類和私有設備環境會與它們最后一次的設置保持一致。當設備環境不再需要時,應該調用ReleaseDC函數將其釋放。
GetWindowDC函數:返回hWnd參數所指定的窗口的設備環境。
獲得的設備環境覆蓋了整個窗口(包括非客戶區),例如標題欄、菜單、滾動條,以及邊框。這使得程序能夠在非客戶區域實現自定義圖形,例如自定義標題或者邊框。當不再需要該設備環境時,需要調用ReleaseDC函數釋放設備環境。注意,該函數只獲得通用設備環境,該設備環境的任何屬性改變都不會反映到窗口的私有或者類設備環境中(如果窗口有的話)
----------摘自《Delphi Win32核心API參考》
=============================================================
posted @
2008-06-26 08:27 幽幽 閱讀(3135)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void CxxxView::OnDraw(CDC* pDC)
{
::CoInitialize(NULL); // COM 初始化
HRESULT hr;
CFile file;
file.Open( "c:\\aa.jpg", CFile::modeRead | CFile::shareDenyNone ); // 讀入文件內容
DWORD dwSize = file.GetLength();
HGLOBAL hMem = ::GlobalAlloc( GMEM_MOVEABLE, dwSize );
LPVOID lpBuf = ::GlobalLock( hMem );
file.ReadHuge( lpBuf, dwSize );
file.Close();
::GlobalUnlock( hMem );
IStream * pStream = NULL;
IPicture * pPicture = NULL;
// 由 HGLOBAL 得到 IStream,參數 TRUE 表示釋放 IStream 的同時,釋放內存
hr = ::CreateStreamOnHGlobal( hMem, TRUE, &pStream );
ASSERT ( SUCCEEDED(hr) );
hr = ::OleLoadPicture( pStream, dwSize, TRUE, IID_IPicture, ( LPVOID * )&pPicture );
ASSERT(hr==S_OK);
long nWidth,nHeight; // 寬高,MM_HIMETRIC 模式,單位是0.01毫米
pPicture->get_Width( &nWidth ); // 寬
pPicture->get_Height( &nHeight ); // 高
////////原大顯示//////
CSize sz( nWidth, nHeight );
pDC->HIMETRICtoDP( &sz ); // 轉換 MM_HIMETRIC 模式單位為 MM_TEXT 像素單位
pPicture->Render(pDC->m_hDC,0,0,sz.cx,sz.cy,
0,nHeight,nWidth,-nHeight,NULL);
////////按窗口尺寸顯示////////
// CRect rect; GetClientRect(&rect);
// pPicture->Render(pDC->m_hDC,0,0,rect.Width(),rect.Height(),
// 0,nHeight,nWidth,-nHeight,NULL);
if ( pPicture ) pPicture->Release();// 釋放 IPicture 指針
if ( pStream ) pStream->Release(); // 釋放 IStream 指針,同時釋放了 hMem
::CoUninitialize();
}
posted @
2008-06-24 17:15 幽幽 閱讀(579)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1 將Cstring轉成TCHAR*
StrToTchar(CString temString,TCHAR * pTchar)
{
int tmpLength=0 ;
tmpLength = temString.GetLength();
TCHAR * ptemTchar = temString.GetBuffer(tmpLength);
wcscpy( pTchar,ptemTchar);
}
2 獲取系統時間
CString GetSysTime()
{//得到系統時間
CString strTime;
SYSTEMTIME st;
::GetLocalTime(&st);
TCHAR datetime[20];
TCHAR times[20];
GetDateFormat(LOCALE_USER_DEFAULT,NULL,&st,_T("yyyy-MM-dd"),datetime,20);
GetTimeFormat(LOCALE_USER_DEFAULT,NULL,&st,_T("HH:mm:ss"),times,20);
strTime = (CString)datetime + _T(" ")+(CString)times;
return strTime;
}
CTime t = CTime::GetCurrentTime();
SelfInfo[8] = IntToStr(t.GetYear());
SelfInfo[9] = IntToStr(t.GetMonth());
SelfInfo[10] = IntToStr(t.GetDay());
3 寫日志
void Writelog(char *str)
{
FILE *fp;
fp = fopen("\\Storage\\LogFile.txt","w+");
if(!fp)
{
return;
}
fprintf(fp,"%s\n",str);
fclose(fp);
return;
}
posted @
2008-06-23 03:59 幽幽 閱讀(331)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CListCtrl::GetItemPosition
BOOL GetItemPosition(int nItem,LPPOINT lpPoint) const
返回值:如果成功,則返回非零值,否則為0。
參數: nItem 要獲取位置的項的索引值。
lpPoint 在視圖坐標中接受項左上角位置POINT結構的地址,按視圖坐標。
說明:獲取列表視圖項的位置。
//////////////////////////////////////////////////////////////
CListCtrl::GetItemRect
BOOL GetItemRect(int nItem,LPRECT lpRect,UNIT nCode) const
返回值:如果成功,則返回非零值,否則為0。
參數: nItem 要獲取位置的項的索引值。
lpRect 接受綁定矩形的RECT結構的地址。
nCode 要獲取綁定矩形的列表視圖項的部分。它可為下列值之一: · LVIR_BOUNDS 返回整個項的綁定矩形,包括圖標和標簽。
· LVIR_ICON 返回圖標或小圖標的綁定矩形。
· LVIR_LABEL 返回項文本的綁定矩形。
說明:
在當前視圖中獲取某項的全部或部分的綁定矩形。
posted @
2008-06-22 10:13 幽幽 閱讀(5383)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獲得CWinApp:
-在CMainFrame,CChildFrame,CDocument,CView中直接調用AfxGetApp()或用theApp
-在其它類中只能用AfxGetApp()
獲得CMainFrame:
-在CMinApp中用AfxGetMainWnd()或者m_pMainWnd
-在CChildFrame中可用GetParentFrame()
-在其它類中用AfxGetMainWnd()
獲得CChildFrame:
-在CView中用GetParentFrame()
-在CMainFrame中用MDIGetActive()或GetActiveFrame()
-在其它類中用AfxGetMainWnd()->MDIGetActive()或AfxGetMainWnd()->GetActiveFrame()
獲得CDocument:
-在CView中用GetDocument()
-在CChildFrame中用GetActiveView()->GetDocument()
-在CMainFrame中用
-if SDI:GetActiveView()->GetDocument()
-if MDI:MDIGetActive()->GetActiveView()->GetDocument()
-在其它類中
-if SDI:AfxGetMainWnd()->GetActiveView()->GetDocument()
-if MDI:AfxGetMainWnd()->MDIGetActive()->GetActiveView()->GetDocument()
獲得CView:
-在CDocument中 POSITION pos = GetFirstViewPosition();GetNextView(pos)
-在CChildFrame中 GetActiveView()
-在CMainFrame中
-if SDI:GetActiveView()
-if MDI:MDIGetActive()->GetActiveView()
-在其它類中
-if SDI:AfxGetMainWnd()->GetActiveView()
-if MDI:AfxGetMainWnd()->MDIGetActive()->GetActiveView()
不過要注意在doc中要取得view的指針C*View要注意類C*View聲明的問題,
因為默認情況下,mfc在*View.h中已經包含了*Doc.h,如果在*Doc.h中包含
*View.h,就會引起嵌套包含問題,這樣要在*Doc.h中加入 class C*View;
而在*Doc.cpp中加入 #include "*View.h"
//////////////////////////////////////////////////////////////////
其實完全可以在CYourApp中添加各種視或文檔的指針,在那些視或文檔初
始化的時候將指針傳給CYourApp中的對應變量,這樣以后不管在哪用上面
指針只需(CYourApp*)AfxGetApp()取其屬性變量即可,明了而且清楚更是
方便我一直專門操作的說:)
//////////////////////////////////////////////////////////////////
我先拋塊磚,有玉的砸過來!
在何時何地,你都可以通過以下方法精確的得到任何一個對象(Application,DocTemplate,Document,View,Frame)
1。通過AfxGetApp()得到當前的App對象;
2。通過AfxGetMainWnd()得到主窗口;
3。通過CMDIFrameWnd::GetActiveFrame得到當前活動窗口;
4。通過GetNextWindow()遍例所有的子窗口;(如果要得到你想要的子窗口,可以通過特定的成員變量來標志);
5。通過CWinApp::GetFirstDocTemplatePostion()以及CWinApp::GetNextDocTemplate()的組合應用來遍歷所有的DocTemplate對象,并且用CDocTemplate::GetDocString()來判斷當前得到的文檔莫板對象是哪個。
6。通過CDocTemplate::GetFirstDocPosition()以及CDocTemplate的GetNextDoc()組合來遍歷所有的該模板的文檔對象,并用CDocument::GetDocTemplate()來得到文檔模板,用CDocment::GetTitle() 或者GetPathName()來判斷當前的文檔是哪個。
7。通過CDocuemt的GetFirstViewPositon()以及GetNextView()來遍歷視圖對象,一般通過訪問View的成員變量來區別各個視圖;通過CView::GetDocument()來得到文檔對象;
8。Frame->View: 通過GetActiveView方法;
9。Frame->Doc:通過GetActiveDocument();
10。View->Frame:GetParentFrame();
11。View->Doc:GetDocuemt()//前面已經說了。
12。Doc->View:前面說了;
13。Doc->Frame:不知道有沒有很直接的方法。
MFC應用程序中指針的使用
1) 在View中獲得Doc指針
2) 在App中獲得MainFrame指針
3) 在View中獲得MainFrame指針
4) 獲得View(已建立)指針
5) 獲得當前文檔指針
6) 獲得狀態欄與工具欄指針
7) 獲得狀態欄與工具欄變量
8) 在Mainframe獲得菜單指針
9) 在任何類中獲得應用程序類
10) 從文檔類取得視圖類的指針(1)
11) 在App中獲得文檔模板指針
12) 從文檔模板獲得文檔類指針
13) 在文檔類中獲得文檔模板指針
14) 從文檔類取得視圖類的指針(2)
15) 從一個視圖類取得另一視圖類的指針
VC中編程對于剛剛開始學習的同學,最大的障礙和問題就是消息機制和指針獲取與
操作。其實這些內容基本上是每本VC學習工具書上必講的內容,而且通過MSDN很多
問題都能解決。下面文字主要是個人在編程中指針使用的一些體會,說的不當的地
方請指正。一般我們使用的框架是VC提供的Wizard生成的MFC App Wizard(exe)框架,
無論是多文檔還是單文檔,都存在指針獲取和操作問題。下面這節內容主要是一般
的框架,然后再講多線程中的指針使用。使用到的類需要包含響應的頭文件。首先
一般獲得本類(視,文檔,對話框都支持)實例指針this,用this的目的,主要可以通
過類中的函數向其他類或者函數中發指針,以便于在非本類中操作和使用本類中的
功能。
1) 在View中獲得Doc指針 CYouSDIDoc *pDoc=GetDocument();一個視只能有一個文
檔。
2) 在App中獲得MainFrame指針
CWinApp 中的 m_pMainWnd變量就是MainFrame的指針
也可以: CMainFrame *pMain =(CMainFrame *)AfxGetMainWnd();
3) 在View中獲得MainFrame指針 CMainFrame *pMain=(CmaimFrame *)AfxGetApp()->m_pMainWnd;
4) 獲得View(已建立)指針 CMainFrame *pMain=(CmaimFrame *)AfxGetApp()->m_pMainWnd;
CyouView *pView=(CyouView *)pMain->GetActiveView();
5) 獲得當前文檔指針 CDocument * pCurrentDoc =(CFrameWnd *)m_pMainWnd->GetActiveDocument();
6) 獲得狀態欄與工具欄指針 CStatusBar * pStatusBar=(CStatusBar *)AfxGetMainWnd()->GetDescendantWindow(AFX_IDW_STATUS_BAR);
CToolBar * pToolBar=(CtoolBar *)AfxGetMainWnd()->GetDescendantWindow(AFX_IDW_TOOLBAR);
7) 如果框架中加入工具欄和狀態欄變量還可以這樣
(CMainFrame *)GetParent()->m_wndToolBar;
(CMainFrame *)GetParent()->m_wndStatusBar;
8) 在Mainframe獲得菜單指針 CMenu *pMenu=m_pMainWnd->GetMenu();
9) 在任何類中獲得應用程序類
用MFC全局函數AfxGetApp()獲得。
10) 從文檔類取得視圖類的指針
我是從http://download.cqcnc.com/soft/program/article/vc/vc405.html學到的,
從文檔獲得視圖類指針目的一般為了控制同一文檔的多個視圖的定位問題,我的體會
特別是文字處理CEditView當產生多個視圖類時,這個功能是非常需要的。
CDocument類提供了兩個函數用于視圖類的定位:
GetFirstViewPosition()和GetNextView()
virtual POSITION GetFirstViewPosition() const;
virtual CView* GetNextView(POSITION& rPosition) const;
注意:GetNextView()括號中的參數用的是引用方式,因此執行后值可能改變。
GetFirstViewPosition()用于返回第一個視圖位置(返回的并非視圖類指針,而是一
個POSITION類型值),GetNextView()有兩個功能:返回下一個視圖類的指針以及用
引用調用的方式來改變傳入的POSITION類型參數的值。很明顯,在Test程序中,只有
一個視圖類,因此只需將這兩個函數調用一次即可得到CTestView的指針如下(需定
義一個POSITION結構變量來輔助操作):
CTestView* pTestView;
POSITION pos=GetFirstViewPosition();
pTestView=GetNextView(pos);
這樣,便可到了CTestView類的指針pTestView.執行完幾句后,變量pos=NULL,因為沒
有下一個視圖類,自然也沒有下一個視圖類的POSITION.但是這幾條語句太簡單,不
具有太強的通用性和安全特征;當象前面說的那樣,當要在多個視圖為中返回某個指
定類的指針時,我們需要遍歷所有視圖類,直到找到指定類為止。判斷一個類指針指
向的是否某個類的實例時,可用IsKindOf()成員函數時行檢查,如:
pView->IsKindOf(RUNTIME_CLASS(CTestView));
即可檢查pView所指是否是CTestView類。
有了以上基礎,我們已經可以從文檔類取得任何類的指針。為了方便,我們將其作
為一個文檔類的成員函數,它有一個參數,表示要獲得哪個類的指針。實現如下:
CView* CTestDoc::GetView(CRuntimeClass* pClass)
{
CView* pView;
POSITION pos=GetFirstViewPosition();
while(pos!=NULL){
pView=GetNextView(pos);
if(!pView->IsKindOf(pClass))
break;
}
if(!pView->IsKindOf(pClass)){
AfxMessageBox("Connt Locate the View.\r\n http://www.VCKBASE.com");
return NULL;
}
return pView;
}
其中用了兩次視圖類的成員函數IsKindOf()來判斷,是因為退出while循環有三種
可能:
1.pos為NULL,即已經不存在下一個視圖類供操作;
2.pView已符合要求。
1和2同是滿足。這是因為GetNextView()的功能是將當前視圖指針改變成一個視圖
的位置同時返回當前視圖指針,因此pos是pView的下一個視圖類的POSITION,完全
有可能既是pos==NULL又是pView符合需要。當所需的視圖是最后一個視圖是最后一
個視圖類時就如引。因此需采用兩次判斷。
使用該函數應遵循如下格式(以取得CTestView指針為例):
CTestView* pTestView=(CTestView*)GetView(RUNTIME_CLASS(CTestView));
RUNTIME_CLASS是一個宏,可以簡單地理解它的作用:將類的名字轉化為
CRuntimeClass為指針。至于強制類型轉換也是為了安全特性考慮的,因為從同一個
基類之間的指針類型是互相兼容的。這種強制類型轉換也許并不必要,但能避免一
些可能出現的麻煩。
3.從一個視圖類取得另一視圖類的指針綜合1和2,很容易得出視圖類之間互相獲得
指針的方法:就是用文檔類作中轉,先用1的方法得到文檔類的指針,再用2的方法,
以文檔類的視圖定位函數取得另一個視圖類。同樣,可以實現成一個函數:
(假設要從CTestAView中取得指向其它視圖類的指針)
CView* CTestAView::GetView(CRuntimeClass* pClass)
{
CTestDoc* pDoc=(CTestDoc*)GetDocument();
CView* pView;
POSITION pos=pDoc->GetFirstViewPosition();
while(pos!=NULL){
pView=pDoc->GetNextView(pos);
if(!pView->IsKindOf(pClass))
break;
}
if(!pView->IsKindOf(pClass)){
AfxMessageBox("Connt Locate the View.");
return NULL;
}
return pView;
}
這個函數和2中的GetView()相比,一是多了第一句以取得文檔類指針,二是在
GetFirstViewPosition()和GetNextView()前加上了文檔類指針,以表示它們是文檔
類成員函數。有了此函數;當要從CTestAView中取得CTestBView的指針時,只需如
下:CTestBView* pTestbView=(CTestView*)GetView(RUNTIME_CLASS(CTestBView));
11)對于單文檔中也可以加入多個文檔模板,但是一般的開發就使用MDI方式開發
多文檔模板,其方法與上述視圖的獲取方法很接近,這里稍做解釋,如果不清楚,
請查閱MSDN,(以下四個內容(11、12、13、14)來源:
http://sanjianxia.myrice.com/vc/vc45.htm)
可以用CWinApp::GetFirstDocTemplatePostion獲得應用程序注冊的第一個文檔模板
的位置;利用該值來調用CWinApp::GetNextDocTemplate函數,獲得第一個
CDocTemplate對象指針。 POSITION GetFirstDocTemplate( ) const;
CDocTemplate *GetNextDocTemplate( POSITION & pos ) const;
第二個函數返回由pos 標識的文檔模板。POSITION是MFC定義的一個用于迭代或對象
指針檢索的值。通過這兩個函數,應用程序可以遍歷整個文檔模板列表。如果被檢索
的文檔模板是模板列表中的最后一個,則pos參數被置為NULL。
12)一個文檔模板可以有多個文檔,每個文檔模板都保留并維護了一個所有對應文
檔的指針列表。
用CDocTemplate::GetFirstDocPosition函數獲得與文檔模板相關的文檔集合中第一
個文檔的位置,并用POSITION值作為CDocTemplate::GetNextDoc的參數來重復遍歷與
模板相關的文檔列表。函數原形為:
viaual POSITION GetFirstDocPosition( ) const = 0;
visual CDocument *GetNextDoc(POSITION & rPos) const = 0;
如果列表為空,則rPos被置為NULL.
13)在文檔中可以調用CDocument::GetDocTemplate獲得指向該文檔模板的指針。
函數原形如下: CDocTemplate * GetDocTemplate ( ) const;
如果該文檔不屬于文檔模板管理,則返回值為NULL。
14)一個文檔可以有多個視。每一個文檔都保留并維護一個所有相關視的列表。
CDocument::AddView將一個視連接到文檔上,將該視加入到文檔相聯系的視的列表
中,并將視的文檔指針指向該文檔。當有File/New、File/Open、Windows/New或
Window/Split的命令而將一個新創建的視的對象連接到文檔上時, MFC會自動調用
該函數,框架通過文檔/視的結構將文檔和視聯系起來。當然,程序員也可以根據自
己的需要調用該函數。
Virtual POSITION GetFirstViewPosition( ) const;
Virtual CView * GetNextView( POSITION &rPosition) cosnt;
應用程序可以調用CDocument::GetFirstViewPosition返回與調用文檔相聯系的視的
列表中的第一個視的位置,并調用CDocument::GetNextView返回指定位置的視,并將
rPositon的值置為列表中下一個視的POSITION值。如果找到的視為列表中的最后一個
視,則將rPosition置為NULL.
15)從一個視圖類取得另一視圖類的指針
這個應用在多視的應用程序中很多見,一般如果自己在主程序或者主框架中做好變
量記號,也可以獲得,還有比較通用的就是用文檔類作中轉,以文檔類的視圖遍歷
定位,取得另一個視圖類。這個功能從本文第10項中可以得到。
posted @
2008-06-14 05:20 幽幽 閱讀(884)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include <string> //使用C++標準庫的string類時
using namespace std; //同上
#include <sstream>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stdlib.h> //要將string類和int類型直接轉換最好有這些包含,
//因為自己寫一個轉換函數比較方便,函數定義參考如下
string getstring ( const int n )
{
std::stringstream newstr;
newstr<<n;
return newstr.str();
}
string 轉 CString
CString.format(”%s”, string.c_str());
char 轉 CString
CString.format(”%s”, char*);
char 轉 string
string s(char *);
string 轉 char *
char *p = string.c_str();
CString 轉 string
string s(CString.GetBuffer());
1,string -> CString
CString.format(”%s”, string.c_str());
用c_str()確實比data()要好.
2,char -> string
string s(char *);
只能初始化,在不是初始化的地方最好還是用assign().
3,CString -> string
string s(CString.GetBuffer());
GetBuffer()后一定要ReleaseBuffer(),否則就沒有釋放緩沖區所占的空間.
《C++標準函數庫》中說的
有三個函數可以將字符串的內容轉換為字符數組和C—string
1.data(),返回沒有”\0“的字符串數組
2,c_str(),返回有”\0“的字符串數組
3,copy()
—————————————————————
CString與int、char*、char[100]之間的轉換- -
CString與int、char*、char[100]之間的轉換- -
CString互轉int
將字符轉換為整數,可以使用atoi、_atoi64或atol。
而將數字轉換為CString變量,可以使用CString的Format函數。如
CString s;
int i = 64;
s.Format(”%d”, i)
Format函數的功能很強,值得你研究一下。
void CStrDlg::OnButton1()
{
// TODO: Add your control notification handler code here
CString
ss=”1212.12″;
int temp=atoi(ss);
CString aa;
aa.Format(”%d”,temp);
AfxMessageBox(”var is ” + aa);
}
sart.Format(”%s”,buf);
CString互轉char*
///char * TO cstring
CString strtest;
char * charpoint;
charpoint=”give string a value”;
strtest=charpoint;
///cstring TO char *
charpoint=strtest.GetBuffer(strtest.GetLength());
標準C里沒有string,char *==char []==string
可以用CString.Format(”%s”,char *)這個方法來將char *轉成CString。要把CString轉成char *,用操作符(LPCSTR)CString就可以了。
CString轉換 char[100]
char a[100];
CString str(”aaaaaa”);
strncpy(a,(LPCTSTR)str,sizeof(a));
posted @
2008-06-14 05:11 幽幽 閱讀(45783) |
評論 (4) |
編輯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