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開始,因為工作需要,開始在linux下開發一些程序,所以在本地的一個虛擬機上裝了個ubuntu的系統,一直使用字符界面,后來在網上看到一些介紹xgl和beryl的演示,感覺不錯,正好家里面新裝了臺機器,拿來裝個ubuntu試一下,查了點資料后,分辨率,設置等什么都弄好了,啟動一看,果然效果不錯.看來ubuntu在做桌面系統上還是很不錯的,桌面顯示效果和微軟差不多了.
但是從應用程序的角度來講,還是不如windows系統的來的好.比如缺省裝的totem媒體播放器,無法播放windows下可看的avi文件,我也不知道從那里去下插件,xmms也是,可以放mp3,但是菜單是亂碼.還要花時間去查資料改進.還有一個重要的方面是字體顯示和中文的輸入法等方面的問題,都需要自己配置.在應用程序的數量上面,ubuntu社區提供了很多的軟件,但我用的是gprs上網,速度比較慢,下不了那么多,希望ubuntu以后可以出多光盤的版本,不需要用apt-get下載再安裝.總體的感覺,如果linux系統在易用性,本地化和應用軟件的數量和質量上再改進的話,差不多就可以和微軟一較長短了.當然路還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