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送一個請求后,客戶端無法確定什么時候會完成這個請求,所以需要用事件機制來捕獲請求的狀態,XMLHttpRequest對象提供了onreadyStateChange事件實現這一功能。這類似于回調函數的做法。 onreadyStateChange事件可指定一個事件處理函數來處理XMLHttpRequest對象的執行結果,如:
ajaxObj=createAjaxObject();
var url="/MyTodoes/FetchText?id="+id;
ajaxObj.open("Get",url,true);
ajaxObj.onreadyStateChange=changeTabCallBack;
ajaxObj.send(null);
onreadyStateChange事件是在readyState屬性發生改變時觸發的,readyState的值表示了當前請求的狀態,在事件處理程序中可以根據這個值來進行不同的處理。 readyState有五種可取值0:尚未初始化,1:正在加載,2:加載完畢,3:正在處理;4:處理完畢。一旦readyState屬性的值變成了4,就可以從服務器返回的響應數據進行訪問了。
通常在事件中判斷readyState的值是在請求完畢時才做處理,如:
function changeTabCallBack(){
if(ajaxObj.readyState==4){
// 下一步驗證
}
}
Status存儲了服務器端返回的Http請求響應代碼,它表示請求的處理結果,常見響應代碼的含義如右。 在Ajax開發中,最常用就是200這個響應碼,代碼如下: function changeTabCallBack(){ if(ajaxObj.readyState==4){ if(ajaxObj.status==200){ // 服務端返回了正確數據,開始響應處理 } } } Http狀態碼 含義
200 請求成功
202 請求被接受但處理未完成
400 錯誤請求
404 請求資源未找到
500 內部服務器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