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數據包在局域網上是怎么傳輸的嗎?是靠什么來傳輸的嗎?也許你會說是靠IP地址,那么你只正確了一半。其實真正在傳輸過程中是靠計算機的網卡地址即MAC來傳輸。
???? 現在我們就用實例來模擬一下傳輸的全過程。現在有一臺計算機A(IP:192.168.85.1???MAC:AA-AA-AA-AA-AA-AA),另 一臺計算機B(IP:192.168.85.100?MAC:BB-BB-BB-BB-BB-BB)現在用A去?ping?B。看見 ?Reply?from?192.168.85.100:?bytes=32?time<10ms?TTL=32?這樣的信息。然后在運行中輸入 arp?-a,會看見?192.168.85.100??BB-BB-BB-BB-BB-BB??dynamic這樣的信息。那就是arp高速緩存中IP地 址和MAC地址的一個映射關系,在以太網中,數據傳遞靠的是MAC,而并不是IP地址。其實在這背后就隱藏著arp的秘密。你一定會問,網絡上這么多計算 機,A是怎么找到B的?那么我們就來分析一下細節。首先A并不知道B在哪里,那么A首先就會發一個廣播的ARP請求,即目的MAC為FF-FF-FF- FF-FF-FF,目的IP為B的192.168.85.100,再帶上自己的源IP,和源?MAC。那么一個網段上的所有計算機都會接收到來自A的 ARP請求,由于每臺計算機都有自己唯一的MAC和IP,那么它會分析目的IP即?192.168.85.100是不是自己的IP?如果不是,網卡會自動 丟棄數據包。如果B接收到了,經過分析,目的IP是自己的,于是更新自己的ARP高速緩存,記錄下A的IP和MAC。然后B就會回應A一個ARP應答,就 是把A的源IP,源MAC變成現在目的IP,和目的MAC,再帶上自己的源IP,源?MAC,發送給A。當A機接收到ARP應答后,更新自己的ARP高速 緩存,即把arp應答中的B機的源IP,源MAC的映射關系記錄在高速緩存中。那么現在A機中有B的MAC和IP,B機中也有A的MAC和IP。arp請 求和應答過程就結束了。由于arp高速緩存是會定時自動更新的,在沒有靜態綁定的情況下,IP和MAC的映射關系會隨時間流逝自動消失。在以后的通信中, A在和B通信時,會首先察看arp高速緩存中有沒有B的IP和MAC的映射關系,如果有,就直接取得MAC地址,如果沒有就再發一次ARP請求的廣播,B 再應答即重復上面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