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基本概念

軟件過程(Software Process)
軟件過程可定義為企業設計,研制和維護軟件產品及相關資料文檔的全部生
產活動和工程管理活動。

軟件過程能力(Software Process Capablility)
企業實施軟件過程所能實現預期目標的程度。它可用于預測企業的軟件過程水平。

軟件過程行為(Software Process Performance)
企業在項目開發中遵循軟件過程所能得到的實際結果。

軟件過程成熟度(Software Process Maturity)
軟件過程行為可被定義,預測和控制并持續行提高的程度。它主要用來表明不同項目所遵循的軟件過程的一致性。

軟件能力成熟度等級(Software Capablility Maturity levels)
企業的軟件開發在由低到高成熟化演進過程中所普遍面臨的具有一定成熟度特征的平臺。

成熟與不成熟(Mature and Immature)
不成熟的標志有-  沒有明確的軟件過程體系可以依據,無法對生產進行預測;不嚴格執行生產過程;質量無法保證;無健全的過程控制及質量控制體系;項目開發沒有準則可遵循;開發結果主要依據項目小組及個人的帶有主觀因素的能力發揮。
成熟的標志有-項目開發是依據企業早已明確的過程準則來實施;開發結果較少的依賴個人能力和自然因素;項目由過程控制并可對整個生產作出預測;產品質量得到有效的監控();過去的開發項目中所獲經驗得以積累并可系統地用于現行和未來的項目之中。

配置管理(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包括以下管理行為: 對某個配置項的功能和物理特性進行識別和編檔;對這些特征的變動進行控制;對變動和事實進行記錄、匯報;驗證需求計劃的實現。

偏差(Deviation)
針對開發中的計劃、標準、規劃等的明顯偏離和變動。

同業復審(Peer Review)
軟件項目開發成員的同行遵循某一規則對項目產品所作的檢查,用于發現缺陷所在。

風險管理(Risk Management)
運用風險概率方法分析評估項目開發設計中的各類風險,包括風險識別,風險分析,風險等級排序和風險控制。

軟件工程過程組(Software Engineering Process Group)
協助開發機構對所采納的軟件過程進行制定、分析、監控和改進的專家組。
它應該直接向機構的最高領導層負責。

軟件生命周期(Software Life Cycle)
指軟件開發所涉及的全過程,包括從產品設計到產品終結的整個周期,一般分為概念階段,需求階段,設計階段,實施階段,測試階段,安裝調試階段,運行維護階段,終止階段。

軟件需求(Software Requirement)
用戶為實現某種目標或者解決某種問題要求軟件給予滿足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