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就想寫一篇關于大學四年學習的文章,可是一到動筆的時候就不知道該寫什么了。呵呵,有的時候會有產生一種身在此山中,因而不識廬山真面目的感覺,其實大學就是這樣,當你還在上學的時候,關注的是每一天的課程,飲食等等,是離散的點,但是當你走出大學再回頭看這些東西的時候,就將這些離散的點串聯起來,看到了是整體。這使我突然想到這樣一個現象,有很多人看上去很普通,每天生活得也看似相同,讓人看不出有什么特別之處,但是幾年以后卻大相徑庭,這就是因為他對大學整體有很好的把握,在每一天中不斷地積淀,量變產生質變。現在大學四年過去了,回首望去,看到的是整體,對以前的了解也更加清晰了。大學四年無非就是學習,但是我覺得大學四年真正學習到的并不是書上的那些陳腐的知識,那些大多都快過時了,學來只是為了一個虛無的考試分數,大學真正對我產生的巨大影響是開闊了我的思想,使我獲得了一種國際化的視野,一個人擁有什么樣的視野決定了這個人將來的事業(yè)構建在人類金字塔上的哪一層。現在回頭想想,在讀大學以前,自己接觸的是什么樣一個環(huán)境呢?是一個班,一個家庭,一個學校,或者你所在的那個城市,而現在自己所關注的既有周圍的環(huán)境,更有整個國家甚至是社會,了解到了中國之外的世界,同時能夠站在外國人的角度重新了解中國。不得不說下,在國外看中國和在國內看中國還真不一樣,國內喜歡報喜,而國外喜歡報憂,這也許是國內要封鎖網路的原因之一吧,其實或許說的都是真實的,只是看問題的角度不一樣罷了,要是能夠結合起來看,應該能很正確的了解自己所在的世界。而且因為視野被打開了,吸收了各種不同的思想,對自己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也有積極的影響。
之后的生活,依然是在學校中,但是我希望不僅僅是培養(yǎng)好自己的專業(yè)能力,更需要全面發(fā)展,之前看了李開復致中國學生的幾封信,收到了一些啟發(fā),其實如果只顧本專業(yè)的話,局限性會很大,假設你本專業(yè)有100個方向,另一個專業(yè)也有100個方向,如果能將兩個專業(yè)融合的話那么你將有10000種選擇。我想在這幾年里在學好自己專業(yè)的基礎上,還要學習下文科方面的知識,大學時候沒有時間學的二外希望研究生階段能學好。研究生階段,我有一種較為輕松的感覺,但是如果時間沒有得到充分利用的話,這些時間很難轉化為真正的價值,那么讀研意義也就不大了,這個階段要分清楚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有些課需要花大量時間而有些課只需打打醬油。要永遠保持一種向上的姿態(tài),每天進步一點點,不斷積累。
枯葉北風寒,忽然年以殘,念往昔,語默心酸,二十光陰無一物,韶光賤,寐難安;
不畏形影單,道途阻且漫,哪曲折,如渡飛湍,斬浪劈波酬壯志,同把酒,共言歡。
之前的四年,過去了便過去了,感覺自己現在還有很多不足,還需要不斷的努力學習提高自己,從現在起,一切從零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