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還可以直接在頁面上控制Table的高度長度。TABLE布局最大的缺點,除了沉長的TR,TD之外,言論最多的就是SEO里對Table布局的鄙視。大部分SEO人都會覺得Table布局不利于SEO優化。這點。。到真是有點關系,我試過兩個完全一樣的網站,一個是用Table布局的,我是用CSS+DIV布局的,并適當的使用了H標記,在GOOGLE搜索上,我CSS+div布局的網站要比Table布局的要靠前。。。至于為什么,那個不是本文的重點。。忽略掉。
?? CSS+DIV布局最大的特點就是HTML文件里的代碼相對比較少,但是也造成了瀏覽器布局問題。。網上很多人都在說,我布局在IE里顯示正常,在FF下全部變形了。其實造成這樣問題的原因是你寫的CSS并不標準,可以說你寫的CSS都是根絕IE的標準來寫的,而不是CSS2.0的國際標準,無論是IE還是FF(3.0版前的我沒留意)都是支持CSS2.0的,但是在技術上,IE有寫模糊功能,可以令到非標準的CSS布局也能正確解析,一下是我寫CSS代碼的五個習慣,我不敢說我這五個習慣都是好習慣,至少我寫的CSS布局不會產生不良效果,也就是我寫的CSS有跨l瀏覽器能力。
第一:容器類DIV必須要有5個東西{margin,padding,width,height,overflow},什么叫容器類,就是這個DIV只是用來放內部的DIV的,也可以說是一個定位的div..例如:我們經常使用居中,一般是這樣做的




























第二:浮動對象,都擁有獨立的父DIV;關于這點。。有意見的人可能不少,持有的觀點就是,“你這樣做只會令DIV過分的多,過于復雜”,其實,我也不想這樣做,但是- -!IE對于浮動對象的{margin,padding}存在BUG所以為了減少一切可能的出錯,我唯有多花費一點代碼,說實在的我只是想它更健康。這個父DIV主要作用其實就是令到內部浮動對象更可控制,這個父DIV就是一個單純的容器DIV
第三:所有的浮動都需要閉合;這個有經驗的人都知道。。用完浮動你肯定需要把它閉合掉的,不閉合,可能不同瀏覽器在解析的時候會把你的浮動變成向下默認,(可以這樣解析:就是元素內部的子元素都默認具有浮動屬性)
第四:一個行向浮動如果超過3個那么請使用UL來實現浮動
第五:靈活使用類選擇,我個人的做法是,所有的id選擇器都是用于布局的,類選擇器都是用于呈現效果的,這樣做的好處就是,當你想要的效果出現問題的時候,更快速地找到錯誤。這個是我有意識的把“架構”和“內容”分離。
明鏡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