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升
“原型模式”目前還沒有研究過,如果最近有時間的話可能會寫一篇
re: C++&Win32寫的空當接龍 螞蟻終結者 2007-09-08 14:04
新更新了源代碼下載,可惜沒注釋
可能哪天會加上注釋和文檔,呵呵...
re: C++&Win32寫的空當接龍 螞蟻終結者 2007-09-08 11:41
@googoodolls
沒問題
@楊粼波
Loki的我看過,不過感覺太復雜,也許有時候需要的只是最簡單的
re: C++&Win32寫的空當接龍 螞蟻終結者 2007-09-08 08:37
@guemcit
沒問題
大家都沒有看到我最后一句話:
在后面幾篇會有一個多線程安全的,能夠解決多個Singleton依賴關系的,基于模板的Singleton實現。
由于篇幅比較長,所以分成好幾篇了,thanks!
//std::ptr_fun<void>(&print_functionname);
std::ptr_fun返回的是unary function 或 binary function,不能用于無參函數,實際上也沒必要。
//std::mem_fun1_ref<void,some_class,const std::stirng>(&some_class::print_string)(sc0,"hello2");
如果你用的是Macrosoft的STL,std::mem_fun1_ref會有bug,即只能用于非const成員函數,如果把some_class中的
void print_string(const string& s) const
改為
void print_string(const string& s)
然后再這樣寫就可以了:
std::mem_fun1_ref(&some_class::print_string)(sc0, "hello2");
當然了,用SGI的STL不會有這個bug
最好的辦法是用std::mem_fun_ref,std::mem_fun_ref可用于一個參數或零個參數的const或non-const成員函數,std::mem_fun1_ref只能用于一個參數的const或non-const成員函數,估計是為了兼容性。
所以也可以這樣寫:
std::mem_fun_ref(&some_class::print_string)(sc0, "hello2");
這樣print_string加不加const都一樣
re: 一次搜索google和百度的程序 螞蟻終結者 2007-09-04 22:23
有意思
程序員果然“懶”...
Loki庫確實經典,不過偶還連STL源碼剖析都沒時間看完呢
@shaker(太子)
boost::bind確實優雅
上面的bind修改一下應該也可以實現差不多的功能
re: 為什么不要特化函數模版 螞蟻終結者 2007-09-03 17:08
@ymmol
是啊,不過有像我這樣懶的程序員,習慣了將參數推導交給編譯器,也習慣了make_pair類似的寫法。
re: 雙鏈表的代碼實現 螞蟻終結者 2007-09-02 13:43
雙鏈表還是STL的list比較棒
re: 透明位圖的顯示(轉) 螞蟻終結者 2007-09-02 13:42
不錯,記得前不久還遇到過處理透明位圖的問題。不過當時還不知道
TransparentBlt,是自己另做的掩碼位圖
re: Java中最值得C++借鑒的特性s 螞蟻終結者 2007-09-01 23:23
有一些道理
不過最后一條我個人認為是因為Java沒有C++中的析構函數才有了finally
C++有析構函數還要finally干什么?
re: 如何寫出專業的C頭文件 螞蟻終結者 2007-09-01 22:48
不錯,學習了。
re: 我得C++學習心得 螞蟻終結者 2007-09-01 22:37
寫得不錯,學習C++真辛苦,特別是自己學
re: 自己畫的好友列表 螞蟻終結者 2007-09-01 22:32
不錯,不容易
re: C++&Win32寫的空當接龍 螞蟻終結者 2007-09-01 16:09
源碼沒問題,不過寫的時候因為時間緊沒什么文檔,注釋也很少。
跟你發了。。。
re: TEA加密算法的C/C++實現 螞蟻終結者 2007-08-31 22:31
這個目前還沒有研究過,也許google知道
@重劍
oops!!!
delete不小心忘記寫了。
把析構函數改成這樣就行了:
Thread::~Thread() {
if (_handle != 0)
CloseHandle(_handle);
if (_target != 0)
delete _target;
}
已經更新了下載鏈接,也可以重新下載。
thanks!
re: C++完美實現Singleton模式 螞蟻終結者 2007-08-25 18:22
貌似還有一點忘了,就是防治編譯器多線程環境下的優化,
這正是volatile關鍵詞的用處
static auto_ptr<T> _instance;
或者用atexit后改成
static T * _instance;
都可能會有問題,因為多線程環境下的變量容易被緩存
所以最好加上volatile
static volatile auto_ptr<T> _instance;
或者用atexit后改成
static T * volatile _instance;
re: C++完美實現Singleton模式 螞蟻終結者 2007-08-25 18:09
大概看了一下,除了cyt說的Double-Checked Locking,編譯器可能會混亂代碼的執行次序,即先設置_instance指針的內容再執行構造函數。
還至少有兩個問題:
1.
auto_ptr在某些情況下會出問題,假設有某個單例類A在析構時調用另外一個單例類Log來記錄一些日志信息,因為在程序結束時靜態成員的析構可能會是任意次序,單例類Log很有可能在A調用析構函數之前就析構了,后果就不用說吧。
當然解決方法很簡單,用C標準庫的atexit就行了,atexit函數原型如下:
int atexit(void (*func )());
用atexit可以注冊任意多個函數,當程序結束時會按LIFO的次序調用注冊的函數。這樣就能保證多個有依賴關系的單例類的析構順序。
我們修改Singleton的實現,加上:
static void Destroy() {
if ( _instance != 0 ) {
delete _instance;
_instance = 0;
}
}
將Instance實現修改為類似代碼:
static T& Instance() {
if (0 == _instance) {
Lock lock(_cs);
if (0 == _instance) {
_instance = new T();
atexit(Destroy);
}
}
return *_instance;
}
2.
_instance.reset ( new T);
或者
_instance = new T();
這里其實還會有問題,在C++中對指針賦值操作并不能保證是原子操作,如果有某個線程1執行到這里,賦值到一半,線程1掛起,線程2開始執行,這時候
_instance可能處于任何狀態,0 == _instance 也許為true,線程2于是return *_instance,這時候就會有問題了...
設計一個完美的Singleton也許比想象的要難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