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今天做得還算順利哈,其他的題都還蠻簡單的,就是這道G題,yy了半天,寫這個題的時候快米有時間了,最后也沒出。 后來聽yayamao說用搜索,囧了~完全沒想到,我只會用DP,呵呵。代碼奉上。
#include<iostream>#include<cmath>#include<cstring>#include<algorithm>using ...
閱讀全文
摘要: 淘來的代碼 慢慢研究下 呵呵。
#include<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define maxn 405#define maxm 330000struct Edge{ int v,next;}E[maxm];int ...
閱讀全文
摘要: 真是JAVA在手 萬事無憂啊。。。POJ 2798 二進制到十六進制轉換
import java.util.*;import java.math.*;/** *//** * * @author weitao */public class Main { &...
閱讀全文
字符串對象是一種特殊的對象.String類是一個不可變的類..也就說,String對象一旦創建就不允許修改
String類有一個對應的String池,也就是 String pool.每一個內容相同的字符串對象都對應于一個pool里的對象.
1 看下面一段代碼.
String s = new String("abc");
String s1 = "abc";
String s2 = new String("abc");
System.out.println(s == s1);
System.out.println(s == s2);
System.out.println(s1 == s2);
請問 前面三條語句分別創建了幾個對象,分別是什么.后面的輸出分別是什么
(1)String s = new String("abc"); 這句,創建了兩個對象..其內容都是"abc".注意,s不是對象,只是引用.只有new生成的才是對象.
創建的流程是,首先括號里的"abc"先到String pool里看有沒"abc"這個對象,沒有則在pool里創建這個對象..所以這里就在pool創建了一個"abc"對象.然后 通過new語句又創建了一個"abc"對象..而這個對象是放在內存的堆里. .這里的s指向堆里的對象.
(2) String s1 = "abc"; 這條語句,s1當然還是引用.沒啥可說的.后面的"abc".其實就是上面括號里的"abc".執行的是相同的操作.即 在pool里查找有沒"abc"這個對象.沒有則創建一個...很顯然,第一條語句在pool里已經創建了一個"abc".所以這條語句沒有創建對象,s1指向的是pool中的"abc"
(3)String s2 = new String("abc"); 這條語句,其實和第一條是一樣的,但是,因為第一條已經在pool中創建了"abc"這個對象,所以,這條語句創建了一個對象.s2指向的是堆里的"abc".注意,雖然內容都是"abc",s與s2表示的是不同的對象
(4)接下來就很好說了.下面的三個==判斷.(注意,==永遠是判斷內存地址是否相等) s與s1,一個指向堆里的對象,一個指向pool里的.很明顯是不同的對象.s與s2.上面說了,雖然都是指向堆里的對象,內容也是"abc",但是也不是相同的對象.s1與s2.一個指向pool,一個指向堆.也不是相同的對象.所以三個都返回false.
2 第二個問題
String s = new String("abc");
String s1 = "abc";
String s2 = new String("abc");
System.out.println(s == s1.intern());
System.out.println(s == s2.intern());
System.out.println(s1 == s2.intern());
求最后輸出是什么
解答.最后的答案是 false false true
intern()方法.按照jdk的幫助文檔來說,是返回字符串對象的規范化表示形式。通俗一點說,就是返回對應這個字符串內容的那個pool里的對象.這樣說也許還看不太明白,那可以拿具體例子來說
s1.intern().他的執行流程是,在pool里去查找s1對應的內容(也就是"abc").如果找到,則返回pool里的對象.如果沒有(老實說,我沒想到有哪種情況是沒有的),則在Pool創建這個對象,并返回...
這樣就很容易理解了.s1.intern返回的是pool里的"abc"對象.與s這個堆里的對象肯定不同,返回false.同理,s與s2.intern()也肯定不同,返回false.第三個,s1與s2.intern().其中s2.intern()返回的是pool中的"abc"對象,而s1也是指向pool中的"abc"對象.所以返回的是true:
3第三個問題
String hello = "hello";
String hel = "hel";
String lo = "lo";
System.out.println(hello == "hel" + "lo");
System.out.println(hello == "hel" + lo);
求輸出的結果
解答 true false
首先,上面已經說明了,hello hel lo這三個都是指向pool中的對象..
現在我們考慮"hel" + "lo" 按照內容來說,兩個相加也就是"hello".這個時候,這個會返回pool中的"hello"對象.所以,hello == "hel" + "lo" 返回的是true .
而"hel" + lo 雖然內容也是"hello",但是它將在堆里面生成一個"hello"對象,并返回這個對象...所以這里的結果是false
總結一下就是,如果加號兩邊的是字面值(字面值就是直接在""里寫的值,比如上面的"hel"與"lo"),那么將在pool里查找有沒對應內容的對象(這里的內容就是"hello"),并返回pool里的對象.這和hello是一樣的....
如果加號兩邊不滿足上面的條件(比如,兩邊的值是引用值或者堆里的字符串對象).那么將不會再pool里查找"hello",而是直接在堆里生成一個新的對象...
轉自:http://jingbo2759.blog.163.com/blog/static/98375315200971731522144/